第655章 无限循环的年代文29(3 / 3)

,这是最好的安排了。

李卫国和南乔两个人都赞成,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张天明肯定这么干。

下乡办也送来了相关补贴,张天明都没留着,全力置办东西,留着给长子下乡带去。

张天明也和下乡办的人商量了一下,稍微等等,等孩子学点本事再去,也等京城里的风头过去的。

这点面子,下乡办的人还是给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些逗留在京城的狂热分子,也开始纷纷返乡,让京城的治安稍微变好了一些。

时间一晃来到了1966年底,张家老大下乡了,南乔也返厂继续工作,看着影响不大,实则领导班子都换了不少人。

工作也不仅仅只是工作,更多的还要学习思想。

学校也重新开课了,上课的时间都没有学习思想的时间多。

整个国家都陷入了一种狂热中,不管做什么,都得先说一句语录里面的话。

家家户户都有红皮书,出门必定佩戴像章,和任何人说话都需要谨言慎行,一句话说不好,就能被扣上一顶大帽子。

对南乔一家来说,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伙食待遇变差了,就算有钱,这个时候也不敢花。

就连教胡雷和张家老二厨艺这件事,都换了替代品,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用沙子、泥土和小石子代替各种食材。

南乔提前将步骤细化后,教给了两个人,练习的时候多以基本功为主,炒菜就是虚拟演练,全靠着南乔用嘴去说。

比如在什么火候的情况下,什么样的食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时候该加什么了?

就跟考试做卷子似的,几乎没有实操,全靠虚拟演练来锻炼熟练功夫,让两个弟子形成一种本能。

等到时候真上灶了,看着锅里的食材发生变化,也会条件反射地知道什么时候该加什么调味料。

这种苦中作乐的日子,倒是让南乔觉得蛮有意思的,也是好久没体验过了。

1967年的春节,年前家家户户都在忙活着,准备过年吃的东西,南乔就给了两个小子一次实操的机会。

胡雷年龄小,不适合他动手做的事,他就靠嘴说,主要是看着火候,记着步骤。

年三十当晚,胡雷就亲自尝试着炒了一个菜,不算太惊艳,但吃到这个菜的方兰,眼泪止不住地流,这都是儿子的一片心意啊。

翻过年来,才8岁的胡雷,就接手了家里做饭的活计,方兰再不用下班后回来做饭了,她只需要等着吃就行。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