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3 / 4)

不知良缘 三分雨 8725 字 1个月前

过来这处观看。宋岐致见她孤身一人在此瞧着有些孤独,便也跟着过来看看。

姚芙绵轻笑:“无事,只是有些念想扬州的家。”

宋岐致也听闻江巍的书信将到,姚芙绵定下与江砚的婚事后便要回扬州,他道:“怀云这两日便回来,到时你们婚事既定下,说不准还可让他陪你一同前去。”

姚芙绵仅是笑笑。

江砚日常事务缠身,如何脱得开身。

而后两人不再言语,无言望着水面上的荷叶,偶有蜻蜓飞过,停在冒出水面的嫩芽上头。

站得久了难免腿酸,姚芙绵走近到池边,理了理裙裾蹲下来,伸出手去触摸池边的荷叶。

一阵清风吹过,池塘上碧波荡漾,荷叶轻轻摇晃,姚芙绵指下的荷叶微动轻挠她指腹,让她眉眼浅浅弯起,露出点点笑意。

宋岐致望着她,实在难以移开自己的目光。

姚芙绵面若芙蓉,眸如秋水,垂着眼睫失神的模样,令见者无不动容。

他亦无法例外。

当宋岐致意识到这点之后,他眉头皱紧,逼迫自己偏过头,不再去看。

姚芙绵转头对他道:“离开了也有些时辰,未免其他人寻不到我们,还是回去吧。”

宋岐致这才又看向她,点头应好。

然姚芙绵蹲得两腿有些酸麻,起身刚迈开步伐便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好在宋岐致眼疾手快一手将她腰身拦住。

待姚芙绵站稳后,宋岐致立刻收回手负到身后,关切道:“可还好?”

“多谢宋郎君。”姚芙绵理了理鬓边的碎发,后怕道,“还好有郎君,否则我怕是要一身泥回去。”

宋岐致笑道:“举手之劳。”

“你们二人在此处做什么?”

江馥走过来,狐疑地扫视一眼二人。

宋岐致笑着反问道:“在此处能做什么?”

姚芙绵主动解释:“方才我险些摔倒,好在有宋郎君扶我一把。”

江馥恍然:“可有事。”

姚芙绵摇头。

而后姚芙绵跟在江馥身后离去,宋岐致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将身后的那只手垂下,仍能感觉它在发热。

后来他回到友人那处,好友问起他方才是去做什么,宋岐致莫名地不愿同他人提起,含糊了两句应付过去。

江馥一行人要回去,众女郎离开前经过那群郎君,不少人目光都在中间那粉色衣裙的女子身上。

洛阳的郎君们平日都有往来,再者过去这么久,都对姚芙绵与江砚的事清楚得差不多。

他们便由此讨论起来。江氏不会接受姚芙绵,想是不久后便会让她独自回扬州去。

其中一人似玩笑道:“姚娘子若不想回扬州,也可入我府来。”

有人便调侃道:“怎么,你难道甘愿娶她做正妻吗?”

现今豪族将家世看得比命还重,即便是穷得叮当响的士族,也会看不起富裕的庶人。

末流士族在他们眼中与庶人无差别。

“若她情愿,便是正妻之位又如何。”

如此说着,赵凛心中越发难耐,好似真的许出正妻之位便能娶到一般。

他们的谈论如刺耳的嘈杂声,听得宋岐致心中越发不耐,他不悦地打断:“你又是何身份,妄想姚娘子看得上你。”

赵凛脸色立刻变得难看,想到宋岐致与江砚交好,宋岐致应当是在为江砚愤懑。

赵氏门第权势远不如江氏或国公府,只好陪笑道:“我不过是说些玩笑话,怀云大度想来不会介怀,我下回不会如此,仁安你莫动怒。”

宋岐致皱起眉头,感到更加烦躁。

江砚去往博陵的第七日还未回来,江巍的书信同样未抵达。

日子过得越久,姚芙绵越发焦躁不安。

她抱着兔子要去西侧找江馥,却与宋岐致遇上。

当初江砚推测自己会去七日,想来宋岐致也以为江砚今日回来。

“宋郎君,表哥还未归来。”

宋岐致颔首应下。

他连自己是不是来找江砚的都已经不太确定,然姚芙绵既如此说,他认为自己应该就此离去,可他出口的却是:“这兔子个头可比我上回见到它时大了许多。”

兔子毕竟是宋岐致所赠,姚芙绵便由此笑着与他交谈起来。

姚芙绵不认为功劳在自己,她不过是喂喂它菜叶,让它在琉缨院生活跑动,它所需的东西可均是江馥给买的。

两人叙谈片刻,宋岐致得知姚芙绵要去找江馥,才与她告辞后离去。

深夜,有一人一马赶至江府,风尘仆仆地敲响江府大门,而后家仆出来开门,将人迎进去。

江府大门关上后,一切又变得寂静,仿若无事发生。

翌日一早,便有侍者匆匆赶来琉缨院,让姚芙绵去正堂,大夫人有急事找。

与她有关又是急事,回想这段时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