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
“造云梯百乘,寅时三刻齐攻!”
是夜北风怒号,魏营工匠连夜赶制楼橹。
每乘云梯高十丈,裹生牛皮,悬挡板,恰似百座移动山岳。
每乘云梯,可载数十人。
拂晓时分战鼓震天,黑压压的云梯抵城而上,魏卒口衔利刃攀援如蚁。
郝昭伫立敌楼,玄氅在烽烟中翻飞。
忽举令旗三摇,三千守军自垛口现出身形。
每人执便捷式火弩,箭簇浸透松脂。
这种新式火弩,也是由大汉“科技团”研究出来的。
一经研究成功,李翊大手一挥,下令批量制造。
然后优先给关中军配备。
“放!”
立时,火箭如流星坠地,云梯瞬成火龙。
惨叫声中,焦黑的躯体如熟透的野枣般簌簌坠落。
热油自城头倾泻,遇火即燃,护城河竟成熔炉。
司马懿远观火海,面色铁青。
他见一计不成,又另施一计,下令道:
“取冲车来!”
一声令下,二十辆冲车排上战场。
并非只有大汉这边攀军科。
司马懿也在抄作业。
他学习李翊的策略,也整合了蜀地的能工巧匠,将之打包在一起。
搞出了一个具有魏国特色的军工研究院。
这新式的冲车,便是魏国的科研成果。
而它最大的特色,就是豪。
周身皆裹铁披铜,以百年古木为芯,车首铁锥寒光凛冽。
数百壮士推车猛进,撞击声如惊雷裂地。
郝昭亲率死士奔下城楼。
上将级别的军官亲自下场拼刺刀,汉军士气大振。
“凿石!”
青石砖被飞快凿出孔洞,葛绳穿石如织网。
守军齐喝号子,百斤飞石借投竿之力呼啸而出。
铁包木的冲车竟如孩童玩具般支离破碎。
暮色再临时分,陈仓城外尸横遍野。
司马懿遥望城头那杆屹立不倒的“汉”字大旗,气得脸色都发青了。
他见两计皆不成,于是又想到了穴攻之计。
于是下令:
“就是掘地三尺,也要破此坚城!”
是夜,星月无光。
三千魏卒负锹钁潜行至城西南隅。
张嶷督工低声催促:
“天明前需通地道!”
铁器掘土声如群鼠夜啮,土山渐堆如丘。
忽闻城内金锣骤响,郝昭竟令军士沿墙根掘深壕一道,灌入桐油硫磺。
待魏军地道甫通,火把掷入。
烈焰顺地道反噬,三十余名先锋卒顿成焦炭。
如是昼夜相攻五日,陈仓城外尸骸相枕。
司马懿独坐帐中,愁闷不已。
不想一个默默无名的郝昭,竟都能使自己寸步难进。
这时,忽闻辕门骚动。
探马滚鞍来报:
“齐将先锋魏延引兵自东来,旗书‘汉先锋大将’!”
帐下裨将谢雄按剑而出:
“某愿取此獠首级!”
司马懿允之,令其率三千精锐卷尘而去。
马蹄声未远,龚起又请战道:
“愿为谢将军压阵!”
司马懿颔首,亦付其三千人马。
随后又忽又蹙眉道:
“全军退二十里下寨,防郝昭出城夹击!”
“与齐军里应外合,攻打我军。”
全军遂撤了陈仓之围。
且说谢雄迎战魏延,见来将赤面长髯,大刀寒光摄魄。
交马三合,刀锋起处,
谢雄连人带甲被劈作两段。
龚起疾驰来援,魏延回马拖刀诈败。
忽调转马头,暴喝一声。
反身一式“回风拂柳”,龚起头颅飞坠马下。
汉军大振,驱杀一阵,魏军大败。
败军奔回新寨时,司马懿正观沙盘推演。
闻报,双眉紧锁。
又见张嶷入帐报说:
“魏延已扎营城外,筑重城挖深堑,排栅如林。”
话音未落,
帐外鼓声震天——汉军竟逼至寨前叫阵。
司马懿急令张翼、王平、张嶷三将出迎。
两军对圆处,魏延单骑踹阵,刀尖直指张嶷:
“吾奉都督军令到此,尔等安敢阻拦去路?”
张嶷更不答话,挺枪迎战。
枪刀相击火星迸溅。
战至十合,魏延佯作力怯拨马便走。
张嶷纵马欲追,王平急呼:
“彼使拖刀计也,休追!”
却见流星锤已自魏延袖中飞出,正中张嶷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