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英雄们战胜了长江,百万雄师过大江(4 / 9)

乱!”

孙韶掷下军报,叹道:

“汉军二十万陈兵北岸,明日便要渡江。”

“此时不平叛则失民心,不分兵则难御敌,如之奈何?”

朱然趋前低声道:

“去岁为筹军粮,强征民粮,已失民心。”

“今若再弃平叛,江南恐非我有。”

孙韶猛然起身:

“江北之敌,明日即至。”

“若江防失守,纵有江南,复有何用?”

随即下令,“即刻调回所有平叛兵马,加强江防。”

“沿江烽燧加倍,所有战船集结夏口。”

朱然欲言又止,终是领命而去。

是夜,长江两岸,两军皆彻夜未眠。

北岸汉军整备舟楫,检查弓弩。

南岸吴军加固工事,布置防线。

比及黎明时分,春汛如期而至。

江水暴涨,波涛汹涌,如万马奔腾。

陈登亲临江边,见江水湍急,不禁仰天大笑:

“天助我也!”

“汛水虽险,正可顺流直下,速抵南岸!”

左右将领皆面露忧色。

参军谏道:“将军,水势过急,舟楫恐难控制。”

陈登执鞭指江,厉喝道:

“昔日光武渡滹沱,水坚如石。”

“今日某渡长江,岂畏波涛?速传令五军齐发!”

“休得怠慢,违令者斩!”

霎时间,北岸鼓角震天。

张郃率河北军为左翼,高顺领河南军为右翼。

臧霸青徐军迂回上游,黄忠荆州军为后翼。

陈登自领淮南军,直扑濡须口。

千帆竞渡,如离弦之箭。

孙韶早在南岸严阵以待,见汉军来势,急令吴军水师出击。

两军在江心相遇,顿时箭如飞蝗。

陈登立于楼船之上,见吴军战船灵活,遂下令:

“连舟结阵,以稳制快!”

汉军以大船相连,结成水上堡垒。

吴军虽勇,却难撼动。

孙韶见状,亲率精锐冲阵。

吴军士卒皆选善泅者,跃上汉船厮杀。

一时间,

江面上刀光剑影,血染波涛。

陈登在楼船上观战,见双方精锐互搏,伤亡相当,乃对左右道:

“……吴军果有豪勇之士。”

“然彼以饥馑之师,抗我饱食之卒,岂能久持?”

果不出陈元龙所料,

约莫战至一个时辰,吴军锐气渐衰。

汉军因去冬饱食牛羊肉,体力充沛,越战越勇。

不少吴军力竭落水,在冰冷江中挣扎沉没。

孙韶见前锋尽殁,急令后退:

“速退南岸,凭岸固守!”

由于在第二轮交锋上很快就败下阵来,不少人落入水中淹死、冻死。

汉军趁着胜利,继续往前推进战线。

吴军上下人心离散,士气低迷,不断向后退。

孙韶眼看汉军势不可挡,这才不得不下令吴军退回南岸。

想在岸上摆下阵型,阻止汉军登陆。

然而,

吴军败退途中,许多被强征的士卒纷纷跳船逃生。

孙韶大怒,令亲兵斩杀逃兵,方才勉强稳住阵脚。

及至南岸,吴军仓促列阵。

然军心已乱,士卒窃窃私语,皆有惧色。

显然,因为此次临阵叛乱。

吴军又错过了组织防御汉军登陆的机会。

一步错,步步错。

战阵之上,是不容许犯一丝一毫错误的。

而机会也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陈登在船上见吴军阵型散乱,立即下令:

“投石机准备,猛击岸上!”

汉军大船上的投石机齐发,巨石如雨点般砸向南岸。

吴军无处躲避,死伤惨重。

“登陆!”

陈登挥剑下令。

汉军乘势登陆,如潮水般涌上南岸。

吴军本已士气低迷,见汉军势不可挡,纷纷溃逃。

孙韶连斩数人,仍不能止住败势,只得随败军后退。

汉军将领张郃驰至陈登面前:

“将军,吴军已溃,请许末将率铁骑追击,必擒孙韶!”

众将皆请战,声如雷动。

陈登却摇头:

“不可!”

“我军方登陆,立足未稳。”

“二十万大军渡江,首尾不能相顾。”

“若贪功冒进,恐为所乘。”

遂传令各部:

“整军列阵,清点人数,巩固滩头。”

“违令擅进者斩!”

至暮色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