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司马懿出师北伐,诸葛亮总制雍凉(2 / 8)

马超闻言,双目圆睁,咬牙切齿道:

“老贼!汝欺君罔上,罪不容诛!”

“吾乃汉朝名将之后,深受汉皇厚恩,岂能背主投敌?”

“今日定要活捉汝这老匹夫,生啖汝肉!”

司马懿亦怒,厉声喝道:

“李翊狗贼屠吾全族,此仇不共戴天!”

“汝既为虎作伥,合该死矣!”

马超大怒,挺枪跃马直取司马懿。

司马懿背后张翼拍马迎上。

两马相交,枪来刀往。

战不三五合,张翼便觉双臂酸麻,招架不住,拨马败走。

马忠见状,急挺枪出阵。

马超冷笑一声,银枪如龙,上下翻飞。

战至五六合,马忠亦败下阵来。

“司马老贼,可敢亲自一战?”

马超厉声喝道。

司马懿面色阴沉,却不敢轻出。

马超见状,将枪往后一招,西凉军顿时鼓噪而起,如潮水般涌向魏军阵线。

西凉兵来势凶猛,魏军左右将佐皆抵挡不住。

马超、庞德、马岱三将亲率百余精骑,直冲司马懿中军。

“穿红袍者乃司马懿!”

西凉军中有人高喊。

司马懿大惊,急忙脱下红袍丢弃。

又闻喊声:

“长髯者乃司马懿!”

司马懿慌乱之下,抽出佩刀,“唰”的一声割断长须。

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马超,马超大笑,传令道:

“短髯者乃司马懿!”

司马懿闻之,急扯旗角包住脖颈,趁乱逃窜。

正奔走间,忽闻身后马蹄声急,回头一看,正是马超追来。

“司马懿休走!”

马超厉声大喝。

司马懿惊得魂飞魄散,手中马鞭坠地。

眼看马超将至,银枪已刺到背后。

司马懿急中生智,绕一株大树而走。

马超一枪刺入树干,待拔出时,司马懿已逃出十余丈远。

马超正欲再追,忽见山坡边转出一将,大喝:

“马儿休得猖狂!王平在此!”

王平手持大刀,拦住马超去路。

二人战在一处,刀枪并举,战至二十回合。

王平渐渐力怯,刀法散乱。

正在危急时刻,忽闻喊杀声震天,却是兀突骨率蛮兵赶到。

马超见敌军势大,自己孤军深入,恐遭不测,只得拨马而回。

兀突骨因见天色已晚,也不追赶,收兵回营。

司马懿狼狈逃回寨中,见邓艾已率军稳固营寨,损失并不惨重,这才稍稍安心。

当夜,司马懿坐于帐中,抚摸断须。

回想日间险境,不禁冷汗涔涔。

“马超之勇,果然名不虚传。”

司马懿喃喃自语,“然吾有蛮兵之利,明日当再图良策。”

于是,司马懿大赏兀突骨与王平,以酬其救命之恩。

帐中灯火通明,诸将列坐,司马懿举杯道:

“今日若非王将军与兀突骨勇士相救,吾几为马超所擒!”

王平拱手道:

“太尉乃三军之帅,末将岂敢不尽死力?”

兀突骨亦用生硬的汉语道:

“马超虽勇,不足惧也!”

“吾藤甲兵刀枪不入,明日再战,必取其首级献于太尉!”

司马懿含笑点头,心中却暗自盘算。

数日后,细作急报:

“李严自凉州而来,率二万生力军增援马超。”

“其中多羌人骑兵,骁勇异常!”

诸将闻言,皆露忧色,唯独司马懿大笑。

诸将不解,问道:

“马超增兵,太尉反喜,何也?”

司马懿捋须道:

“待吾胜后,再与诸公细说。”

三日后,又报关上再添兵马,司马懿竟于帐中设宴庆贺。

诸将面面相觑,皆暗笑不已。

司马懿环视众人,道:

“诸公笑吾无破敌之策乎?”

“若有良谋,不妨直言。”

邓艾沉吟片刻,进言道:

“今太尉大军屯于潼关之前,马超亦集重兵于此,河西空虚。”

“若遣一军暗渡蒲阪津,断其关中与关西之连。”

“再以太尉主力渡渭河北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马超必败!”

司马懿拍案赞道:

“士载之言,正合吾意!”

遂命邓艾与张嶷率精兵四千,潜行至河西埋伏,待司马懿主力渡河时,同时夹击。

邓艾领命而去。

司马懿又令王平于蒲阪津备办船筏,自领大军准备渡渭河北上。

临行前,留其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