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司马懿出师北伐,诸葛亮总制雍凉(3 / 8)

马孚守寨,以防马超袭营。

早有细作报知马超。

马超闻讯,冷笑道:

“司马懿不攻潼关,反欲渡河北上,必是欲断我关中、关西之连也!”

时李严在侧,他在凉州经营数年,已经笼络到了不少羌族部落。

此次所带来的两万凉州军,其中有将近一半都是羌兵。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肯定都是更加倾向于流别人的血的。

汉军也不例外。

能驱使羌人为自己作战,尽量减少汉人的损伤,何乐而不为呢?

李严于是谏道:

“既如此,将军可引一军沿河拒守,使其不得渡。”

“待其粮尽,再击之,司马懿可擒矣!”

马超沉思片刻,摇头道:

“此计虽稳,却耗时日久。”

“不如待其半渡而击之,使其尽溺于渭水!”

李严抚掌道:

“妙计!兵法云‘兵半渡可击’,正当如此!”

马超遂遣斥候日夜监视魏军动向。

次日拂晓,司马懿兵分三队,依次渡河。

日光初起,魏军先锋已抵北岸,立下营寨。

司马懿自率亲兵百人,按剑坐于南岸,督军渡河。

忽然,后方马蹄声震,尘土飞扬。

一白袍将军引军杀至,正是马超!

魏军大乱,争相登船,岸边喧哗不止。

司马懿却稳坐不动,按剑喝道:

“休得慌乱!”

话音未落,马超已率铁骑逼近,距离不过百余步!

兀突骨见状,大吼一声:

“贼至矣!请太尉速登船!”

司马懿仍端坐不动,淡然道:

“贼至何妨?”

兀突骨顾不得许多,一把拖起司马懿,纵身跃上船。

此时船已离岸一丈有余,兀突骨神力惊人,竟负司马懿一跃而上!

其余将士纷纷跳入水中,攀附船边求生。

船小人多,几欲倾覆。

兀突骨大怒,挥刀砍断攀船之手,惨叫声中,落水者无数。

马超追至岸边,见船已至河心,当即拈弓搭箭,喝道:

“放箭!”

西凉军箭如雨下,驾船士卒纷纷中箭落水。

兀突骨恐伤司马懿,竟以身挡箭!

司马懿大惊,急呼:

“郎儿,避箭!”

谁知这兀突骨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食,浑身生有鳞甲,刀箭难入!

马超虽箭无虚发,却伤不得他分毫。

船在急流中旋转不定,兀突骨双腿夹舵。

一手撑篙,一手护住司马懿,竟稳住了船身!

吴懿在南山之上,见马超追司马懿甚急。

恐其有失,急中生智,下令将营中牛马尽数驱出。

漫山遍野,皆是牲畜。

西凉兵见状,纷纷争抢牛马,无心追赶。

马超厉声喝止,却无人听从。

只得眼睁睁看着司马懿渡河逃脱,懊悔不已。

兀突骨抵北岸后,当即凿沉船筏,断马超追路。

魏军诸将赶来接应,见司马懿安然无恙,皆大喜。

司马懿下马查看兀突骨伤势,见其毫发无损,惊叹道:

“久闻南中多奇士,足下真乃天神也!”

遂重赏兀突骨,加封其为“南中虎威将军”,赐金甲一副。

司马懿渡河脱险后,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他环视帐中诸将,沉声道:

“马超骁勇,不可力敌,当以智取。”

遂下令道:

“诸将各分头循河筑起甬道,暂为寨脚。”

“贼若来攻,陈兵于甬道外,内虚立旌旗以为疑兵。”

“更沿河掘下壕堑,虚土掩盖。”

“待西凉兵至,诱其入陷,便可击之!”

又叮嘱王平道:

“王平可率弓弩手埋伏两侧,待其陷落,万箭齐发!”

众人各自领命去了。

却说马超回营,对李严叹道:

“几乎擒住司马懿!可惜被一悍将救走,不知是何人。”

李严捋须道:

“吾闻司马懿南征时,选精壮蛮兵为帐前侍卫,号‘无当飞军’,以洞主兀突骨统领。”

“此人身材魁伟,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食,身披鳞甲,刀箭难入。”

“其麾下更有藤甲军,皆悍勇之士,不可轻敌。”

马超皱眉道:

“……吾亦久闻其名。”

“今司马懿已渡河北去,意在断我关中与关西之连,当速击之。”

李严起身道:

“将军可守寨,吾引军循河击之!”

马超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