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李关张赵陈,谁是天下第一大姓?(7 / 9)

也趁机接言。

“我等江南世家,久盼王师南下。”

“若陈公有所差遣,敢不效死?”

陈登目光深邃,缓缓道:

“……诸公忠心可鉴。”

“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纵有伐吴之意,亦需从长计议。”

朱濬身子前倾,压低声音说道:

“……陈公明鉴。”

“我等非为打探军机,实为早做准备。”

“若王师南下,战船、兵器、粮草皆需筹措。”

“我朱氏在吴郡有船坞三处,工匠千余,旦夕可造艨艟数十。”

虞期亦道:

“我会稽虞氏掌控铁矿三座,冶炉百具,刀枪箭簇,要多少有多少。”

众人纷纷表态,言下之意昭然若揭——

他们愿支持伐吴,但需从中分一杯羹。

陈登心知肚明,这些世家大族看似大义凛然,表达了对汉室的忠义,对统一的支持。

但实则却各怀心思。

伐吴对他们而言,是攫取土地、人口、商路的绝佳机会。

若能借朝廷之力铲除孙氏,江南利益必将重新洗牌。

“诸公热忱,陈某感佩。”

陈登微微颔首,“确如诸公所言,朝廷迟早伐吴。”

“淮南方面自当未雨绸缪。”

他目光转向朱濬:

“朱公所言船坞一事,甚是要紧。”

“水战之要,首在战船。”

“若王师南下,所需艨艟斗舰如过江之鲫,不知朱氏可能胜任否?”

朱濬大喜,拍案道:

“陈公放心!只要朝廷令下,我朱氏船坞昼夜不息。”

“保准让战船如下饺子般入水!”

“好!”

陈登又看向虞氏族长。

“虞公冶铁之能,天下闻名。”

“他日若需打造兵器甲胄,还望虞公鼎力相助。”

虞氏捻须笑道:

“陈公有命,自当效劳。”

“不过……”

他略作迟疑,“铁器锻造耗资甚巨,若朝廷能许以盐铁专……”

陈登抬手打断道: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只要虞公保质保量,些许利润,朝廷自会体谅。”

此言一出,众家主皆露喜色。

陈登言下之意,是默许他们在军工生产中牟利。

前提就是你们得给我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军工装备。

我只要数量多,质量好,能供我灭吴之需。

至于生产过程中的细节我不会过问。

你们只要负责交差便好。

一时间,厅内气氛热络起来,众人纷纷表态愿为伐吴出力。

陶商忽然道:

“陈公,我陶氏虽无船坞铁矿,却掌控漕运商路。”

“若王师南下,粮草转运,必有用我之处。”

“我陶氏愿效犬马之劳。’

董氏族长亦附和道:

“我家有良田数千顷,可供应军粮。”

陈登一一应允,心中却如明镜般透彻。

这些世家表面慷慨,实则都在算计战后利益分配。

不过眼下备战要紧,些许让步在所难免。

正商议间,一直沉默的庐江陆氏族长忽然开口问道:

“陈公,在下有一私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登抬眼望去:

“陆公但说无妨。”

陆氏略显局促地说道:

“闻陈公爱女年已及笄,而老夫膝下犬子年方弱冠,尚未婚配。”

“若蒙陈公不弃,愿结秦晋之好。”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安静。

众人目光在陈登与陆家主之间来回游移。

陆氏乃庐江大族,陈氏又是江南第一大姓。

此联姻若成,陆氏在江南地位也势必将更上一层楼。

陈登神色不变,缓缓啜了口茶:

“陆公子才名,陈某素有耳闻。”

“然小女顽劣,恐难配令郎。”

陆家主急忙道:

“陈公过谦了!若得陈氏贵女下嫁,我陆氏愿以吴县良田千顷为聘。”

“另加商船十艘,钱百万贯!”

众人闻言,皆露惊色。

如此丰厚聘礼,足见陆氏诚意。

不过以陈氏在江南的影响力,两家联姻若成,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何况未来的灭吴之战,陈氏很有可能主导。

他们如果想在跟上这场时代风口,就得现在抓紧进去。

一时间,数位家主也动了心思,纷纷欲言。

陈登却抬手制止:

“诸公美意,陈某心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