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糖坊尽数倒闭。”
“经济崩溃,正应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也。”
众人闻言,齐齐称善。
夕阳西下,糖坊内灯火渐起,工匠们仍在忙碌。
诸葛亮与张紘立于河畔,望着满载甘蔗的船只顺流而下,驶向远方。
“计宜速发,子纲可先回府收拾行囊,明日便行。”
“喏。”
……
交州的夏日湿热难当,刺史府后院的榕树撑开巨大的树冠,投下一片难得的阴凉。
诸葛亮手持羽扇,立于石桌旁,目光悠远地望着远方连绵的青山。
很快,张紘赶至院门。
诸葛亮起身,上前相迎。
“子纲,远行在即,亮特备薄酒相送。”
张紘拱手还礼,眼角皱纹里藏着笑意:
“……使君客气了。”
“交州数载,多蒙照拂。”
“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会。“
两人入座,侍从奉上岭南特有的荔枝酒和几样精致点心。
诸葛亮亲自为张紘斟酒,酒液在白玉杯中荡漾,散发出馥郁果香。
诸葛亮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漆木匣子,置于桌上:
“亮有一物,托子纲带往成都。”
张紘好奇地打开匣子,只见里面整齐排列着几块晶莹剔透的糖制品。
形状各异,有梅花状,有方印形。
还有雕成龙凤的精致糖雕。
“这是……”
张紘拈起一块,只觉入手沉甸,甜香扑鼻。
比起昨天他吃的霜糖还要甜腻,甚至可以说是齁甜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解释道:
“寻常糖品,不过熬煮甘蔗汁液而成。”
“这几样却是反复提炼,去其杂质,取其精华,甜度较常品高出数倍。”
张紘闻言蹙眉,说道:
“如此精工细作,产量必然有限。”
言外之意,这玩意儿是没办法大规模生产的。
也难怪昨天巡视糖坊时,诸葛亮未曾拿出来。
“正是。”
诸葛亮点头,“一月所得,不过数匣而已。”
“寻常百姓,自是无缘得尝。”
张紘将糖块放回匣中,若有所思:
“使君专为此等珍品,莫非……”
他抬眼看向诸葛亮,眼中闪过疑惑,“是为某些贵人准备?”
诸葛亮羽扇一停,眼中精光闪烁:
“子纲果然慧眼。”
“此物正是为魏王曹丕所备。”
“曹丕?”
张紘眉梢一扬,“使君已向蜀地倾销糖品,奈何又费此周折,专为曹丕单独制糖?”
诸葛亮不慌不忙,为张紘续上一杯酒。
“子纲可还记得董神医临行前,曾赠亮一书?”
张紘眉头微皱,回忆道:
“……确有此事。”
“那是一册养生之法,董神医盼使君善加利用,颐养天年。”
诸葛亮从怀中取出一本略显陈旧的书册,这正是董奉临行前所赠。
“初时亮亦以为此仅是养生之术。”
“可细读之下,方知此书包罗万象,乃董神医毕生心血。”
话落,将之递给张紘。
张紘接过书册,小心翻阅。
只见内页密密麻麻记载着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治之法,图文并茂。
有些地方还有笔毫批注,显是诸葛亮所加。
“董神医医术通神,何以将此等宝籍轻易相赠?”
“不怕外传耶?”
张紘疑惑更深。
诸葛亮长叹一声,目光投向远方:
“董神医离交州时,曾言欲往中原治疟。”
“后为曹魏所掳,被迫为曹操医治头痛。”
“不久,便传来他被处死的消息。”
张紘闻言,神色黯然,慨叹道:
“当日若听我言,限制董神医离境,或可免此劫难。”
“天命难违。”
诸葛亮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亮细思之,董神医离交州前,恐已料到此行凶险。”
“故将毕生所学托付于我,望我能承其衣钵。”
董奉离开交州前,早就料到此行凶多吉少。
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
在他看来,这是他的历史使命。
只是董奉又不忍自己毕生所学就这么失传了。
医者,首重医德。
董奉虽与诸葛亮交往时间不长,却知晓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
他也正是看上了诸葛亮的德,才决定将此书相赠。
张紘沉默片刻,忽然想到什么,忙问道:
“使君方才所言糖品与曹丕,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