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善恶有报,奸雄遭厉鬼索命(5 / 7)

孤近日夜不能寐,每每惊悸而醒,不知何故?”

众官面面相觑,不能答。

程昱乃上前奏道:

“魏王,成都行宫旧殿年久,恐有阴祟作怪。”

“不如另造新殿,以镇邪气。”

曹操沉吟片刻,颔首道:

“……善。”

“孤欲建一殿,名‘建始殿’。”

“然蜀地工匠粗陋,恐无良工可托。”

程昱道:

“成都有一巧匠,名唤张恒。”

“善造宫室,可召来问之。”

曹操遂召张恒入宫,命其绘制建始殿图样。

张恒领命,不日呈上图纸,画的是九间大殿。

前后廊庑相连,楼阁巍峨。

飞檐斗拱,极尽壮丽。

曹操览图大喜,道:

“此图甚合孤意,然如此大殿,需巨木为梁。”

“恐蜀地无此良材。”

张衡躬身道:

“离城三十里,有一深潭,名‘跃龙潭’。”

“潭畔有一祠,名‘跃龙祠’。”

“祠旁有一株千年古树,高十余丈,粗可数围,正是栋梁之材。”

曹操闻言,当即下令:

“速遣工匠伐之!”

命令一下,众工匠即刻动身。

然不久便回报说:

“此树坚硬如铁,斧锯不入。”

“砍之则铮然有声,竟不能伤其分毫!”

曹操不信,亲率数百骑前往察看。

至跃龙祠前,果见一株巨梨树,挺拔参天。

枝叶繁茂如华盖,直插云霄。

树干粗壮,纹理如龙鳞盘绕,隐隐有灵异之气。

曹操凝视良久,下令道:

“孤素来不信鬼神妖邪,速速与我伐之!”

话音未落,忽有数名乡老奔出,跪地泣谏道:

“魏王不可!”

“此树乃神木,数百年来庇佑此地,伐之必招天谴!”

曹操闻言大怒,厉声叱道:

“孤纵横天下四十余载。”

“上至天子,下至黎民,无不畏服。”

“区区一树,也敢比拟刘备,违逆孤意乎?”

言罢,拔出佩剑,亲自挥砍。

剑锋触及树干,竟发出金铁交鸣之声,铮然震耳。

更骇人的是,树皮裂处,竟渗出殷红鲜血,溅满曹操衣袍。

曹操见之大骇,忙问身边人说道:

“公等见大树流血否?”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摇头,说没看到什么血。

曹操愕然,擦了擦身上的血迹,又以手示众人:

“如此淋淋鲜血,公等视而不见?”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次摇了摇头。

“大王手掌完好无损,吾等实未见着鲜血。”

曹操心中更加惊疑不定,暗思,莫非鬼神与吾相通?

乃掷剑于地,翻身上马,急返宫中。

当夜二更,曹操睡卧不安。

独坐殿中,倚案假寐。

忽觉阴风骤起,烛火尽灭,殿门无风自开。

一黑影飘然而入,披发仗剑,身着皂衣,面目狰狞。

直指曹操喝道:

“吾乃梨树之神!汝妄造建始殿,心怀篡逆。”

“竟敢伐吾神木!今汝阳寿将尽,吾特来取汝性命!”

曹操大骇,急呼:

“武士何在?”

然殿外寂然无声,竟无一人应答。

皂衣人挥剑便砍,曹操仓皇闪避。

大叫一声,猛然惊醒。

只觉头痛欲裂,几欲昏厥。

自此,曹操病势沉重。

遍召名医诊治,皆束手无策。

魏王府内,烛火摇曳。

曹操卧于榻上,额上青筋暴起,面色铁青。

他一手按着太阳穴,一手紧握床榻边缘,指节发白。

“痛煞我也!”

一声怒吼,吓得侍立两侧的宫女瑟瑟发抖,手中药碗几乎端不稳。

“大王息怒。”

医官令跪在榻前,额上渗出细密汗珠。

“臣等已用尽良方,奈何此症怪异,非药石可医……”

“废物!”

曹操猛地将枕边玉如意掷出,砸在那医官肩上。

“孤养你们何用?连个头痛都治不好!”

正在此时,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议郎赵俨疾步入内,见殿内狼藉,先是一怔,随即行礼道:

“大王,臣有要事启奏。”

曹操勉强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

“讲。”

赵俨深吸一口气:

“大王可知神医董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