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偷彭祖八百寿,孔明延年;开海上丝(4 / 7)

即如法炮制,也在交州搞个市舶司出来。

于是,又对陈恭说道:

“老译长熟悉海情,可愿出任市舶司丞?”

陈恭老泪纵横,泣拜道:

“老朽三代为译,今日得遇明主,敢不效死!”

次日,苍梧城门张贴告示:

“奉天子诏:新置市舶司于合浦、徐闻二港。”

“凡番商来贸,十税其一,另纳泊船钱三百钱。”

“敢有额外索取者,许商民径赴刺史府首告,严惩不贷!”

告示旁特设木箱,悬锁加封,上书“投状箱”三字。

即诸葛亮开设了一个全新的门路,让即便是普通人,都能够直接将自己的冤情投到他的衙署里来。

围观的一众胡商啧啧称奇,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透明的税制。

这个诸葛亮果真有些手段门道。

消息传至交趾,士燮之弟士壹拍案大怒:

“诸葛亮这是要断我等财路!”

士武亦随声附和:

“海上贸易,向来由我士家掌控。”

“如今诸葛亮另立新规,使得海外胡商都去找他们贸易,而断绝与我等往来。”

“长次下去,这海上丝路,早晚落入诸葛氏手中。”

“不若阳奉阴违,令我部手下,不遵此令。”

“未知兄长尊意如何?”

众人目光纷纷落在士燮身上。

他已年过七旬,老成持重。

只见士燮捻须微笑:

“季弟稍安。”

“诸葛孔明此举,反解我忧。”

见众人不解,解释道,“这些年地方官勒索番商,我屡禁不止。”

“今朝廷明定章程,倒是省心了。”

“可税收大权……”

“好了!”

士燮轻叩案几,柔声宽慰几个兄弟。

“左右不过少挣点钱罢了,把格局打开。”

“只要商路畅通,何愁没有收益?”

“诸葛亮毕竟是朝廷命官,我们还是不要明着和他对着干的好。”

“传令各郡:严守新规,违者家产充公!”

士武、士壹对视一眼,只能无奈拱手,答一声“遵命”。

面对诸葛亮插上海上丝路贸易,士家内部经过商讨。

最终选择了妥协。

故诸葛亮的政策得以非常顺利的施行。

章武五年夏,

合浦港的晨雾尚未散尽,港口已是一片喧嚣。

数百名俚人工匠正在扩建码头,号子声与海浪声交织成片。

“使君请看。“

新任市舶司丞陈恭指着新铺就的石板路,兴奋地说道:

“此道直通番坊,可容四辆马车并行。”

诸葛亮羽扇轻点,道:

“甚善。”

“然排水沟需再加深,岭南多雨,莫要积水误了商货。”

忽听得一阵异域乐声,却是一队波斯舞女正在码头表演,为刚靠岸的商船招揽脚夫。

皮肤黝黑的昆仑奴扛着香料箱鱼贯而下,箱缝间漏出的肉桂香气弥漫海风。

番坊区里,阿尔达希尔正在指挥工匠搭建穹顶仓库。

见诸葛亮到来,忙抚胸行礼:

“使君,小人的货栈三日便可完工!”

诸葛亮颔首,“听闻阁下要贩波斯地毯入中原?”

“正是!”

阿尔达希尔眼中放光,“走牂牁江水路,半月可达江州。”

“蜀锦换地毯,再入中原,利可翻倍。”

一旁的身毒商人苏帕尔玛插话道:

“小僧的香料工坊已雇得俚人五十名,正在学习分拣胡椒。”

诸葛亮循声望去,果然见一群短衫跣足的俚人青年,正跟着身毒师傅辨认香料等级。

有青年不慎打翻箩筐,吓得跪地发抖,却被苏帕尔玛扶起。

“无妨无妨,慢慢学。”

许是新政新气象,番坊内大家都显得十分和气。

似乎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使君仁政,”陈恭低声道。

“这些山民往日要么为盗,要么饿死山林。”

“如今日得三十钱工钱,都抢着来做工。”

“……呵呵,此正是亮欲为之事也。”

诸葛亮一挥羽扇,继续往前走。

行至铁器坊,但见炉火熊熊。

南洋商人吴望正教獠人锻制林邑刀,见礼后兴奋道:

“这些獠人臂力惊人,稍加训练便是个好铁匠!”

一个脸上带疤的獠人青年,捧着新打制的匕首跪下。

“官爷恩德,赏饭吃!我族再不下山抢粮了!”

诸葛亮扶起青年,对张紘道:

“可于各寨设义学,教其子弟识字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