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交州便多出千百熟练工匠来。”
正说着,忽闻铜锣开道。
原来是苍梧郡的礼官来巡视,身后差役抬着“市易公平”的木牌。
牌下坐着通译、牙人,专为胡商与土著调解纠纷。
诸葛亮把这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妥善处理了胡汉矛盾。
积极修建港口,供海外胡商停泊船只。
又出台相应法律政策,鼓励胡商在交州建商铺,开工坊。
又鼓励本地土人积极去做工。
凡是去的,政府都会有相应的奖励与补偿。
之所以诸项工作能够进行的如此顺利,还是得益于诸葛亮政府的信誉。
其一到任,便积极走访各地,加强了官府与百姓之间的联系。
使得他们愿意相信诸葛亮,愿意相信天朝。
暮色降临时,诸葛亮登临望海楼。
但见港口灯火如星,番坊内波斯琉璃灯与身毒铜灯交相辉映。
酒肆里胡姬当垆,胡商与本地商人把臂欢谈,竟呈现出了交州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
张紘兴冲冲地跑来,捧来账册,满脸不可思议地向诸葛亮汇报工作。
“仅本月,关税已收三千金,超过去年全年。”
“番坊地租另得千金。”
“老夫在交州生活了二十年,从未想过海外贸易能得如此巨利润。”
“先生真乃奇人呐!!!”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理解了商业与农业不冲突的政治家。
他重视农业,同样重视商业。
而幽州的经济奇迹,使得诸葛亮获得了不少灵感。
于是在此基础上,便有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
实施至今,一切工作都还算顺利。
甚至他有一种预感,他在交州建立的海上贸易之路。
将来的收入,会远远超过李相爷在幽州建立的特贸区。
因为海上交通更加便利,客容量与货容量都远超陆路。
而商贸的增加,必然促进本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等到诸葛亮把交州的经济发展搞好之后,上报到朝廷,一定会震惊满朝文武的。
因为即便是现在,交州依然是朝廷流放官员的地方。
结果扭头一看,这里居然成了岭南的世外桃源。
到那时,朝廷众官的脸色一定会非常精彩。
海风送来阵阵乐声,却是番坊夜市的胡商乐队开始演奏。
琵琶、箜篌的异域曲调里,夹杂着俚人青年刚学会的汉语小调。
蒋琬匆匆上楼:
“使君,士燮遣使来贺,赠龙眼百斛。”
诸葛亮轻笑:
“且回赠波斯地毯百匹。”
“另告士公,下月商船赴日南时,可携其子弟同往身毒游学。”
忽有童谣自市井传来——
“番船来,米价平。”
“使君政,百业兴。”
楼下巡逻的俚人卫队听见,竟也跟着哼唱起来。
铜环耳坠在火光中晃成一片金雨。
交州的经济,自今日开始腾飞。
……
夜色如墨,上庸城内灯火稀疏。
申耽立于城楼,望着远处汉军营寨连绵火光,眉头深锁。
“兄长,曹仁将军援军何时能至?”
申仪按剑而来,甲胄上沾满尘土。
“将士们是以为曹军能来支援,才奋勇击敌的。”
“如今援军未能如期而至,将士们已心生惧意。”
“长久下去,我怕……”
“别说了!”
申耽深吸一口气,心中矛盾纠结不已。
一步错,步步错啊……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只能是咬紧牙关去防守。
撑到曹仁援军到来,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办法。
翌日拂晓,汉军战鼓震天。
张苞率先锋军如猛虎出柙,云梯架起,箭雨蔽空。
“杀——”
张苞手持蛇矛,率先登城。
守军箭矢如雨,却挡不住这头下山猛虎。
只见他左冲右突,矛尖染血,连挑十余名魏卒。
经过两日的厮杀,张苞已经完成了蜕变,有乃父之风了。
关兴亦不甘示弱,长刀寒光闪烁,所过之处血肉横飞。
二将如入无人之境,直杀得城头守军节节败退。
申耽见状大怒,挺枪来战。
“鼠辈休得猖狂!”
与张苞战作一团。
二人枪来矛往,战至二十余合,张苞忽卖个破绽。
申耽一枪刺空,反被张苞一矛刺穿咽喉,当场毙命。
“兄长!”、
申仪在城楼下看得真切,肝胆俱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