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偷彭祖八百寿,孔明延年;开海上丝(3 / 7)

黄门译长陈恭是三代老吏,是为数不多不是靠本地豪族扶持上去的官员。

他须发皆白,身着褪色官袍,率先躬身行礼:

“老朽陈恭,拜见使君。”

波斯商人阿尔达希尔深目高鼻,锦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闪闪发亮,操着略带腔调的汉语道:

“萨珊商人阿尔达希尔,向尊贵的刺史致敬。”

身毒商人苏帕尔玛肤色如檀,眉间朱砂鲜艳,合十行礼:

“愿梵天保佑使君。”

南洋商人吴望虽着汉服,却束着林邑式头巾,恭敬长揖:

“小人吴望,三代侨居占城。”

“今得见使君尊颜,实在大慰平生。”

诸葛亮起身还礼:

“诸位远来辛苦。”

话落,轻击掌,侍婢鱼贯而入。

“亮略备薄酒,聊表心意。”

阿尔达希尔见此,亦拍手,仆从抬进一只镶满宝石的鎏金匣子。

“此乃我国宫廷匠人打造的孔雀开屏香炉,献给使君把玩。”

苏帕尔玛则捧出一尊象牙雕刻的湿婆神像。

“此像经高僧开光,可庇佑官署平安。”

吴望也献上一整匣龙涎香,并解释着这东西在南海十分罕见,相当珍贵。

诸葛亮含笑命人收下,转身对主簿蒋琬吩咐道:

“取蜀锦十匹、漆器一套回赠波斯客。”

“越窑青瓷二十件赠身毒客,另备明前茶饼百斤赠南洋客。”

蒋琬是跟随诸葛亮南下交州的随从之一。

主要他完全是诸葛亮提拔起来的,所以选择了与之共患难。

众商见状,俱露惊喜之色。

阿尔达希尔抚摸着光滑的瓷面叹道:

“这比罗马人给的价钱便宜三成!”

酒过三巡,阿尔达希尔终于按捺不住,开始步入正题。

“听闻使君要减海上关税?不知此事确否?”

诸葛亮羽扇一顿,微微笑道:

“非但要减,还要在苍梧、合浦二港设番坊。”

“许诸位建仓库、开商铺。”

吴望手中酒杯一晃,忙问:

“使君此言当真?”

“自然。”

诸葛亮示意侍从展开地图,“凡在划定区域内,关税十税其一,另免三年市税。”

苏帕尔玛眼中精光闪动:

“若我等欲雇工开作坊,工人何在?”

诸葛亮笑道:

“本官自会颁布相关法令。”

“山中俚人、獠人,公等皆可雇佣,月钱不过三百。”

言外之意,只要这些海外商人愿意来开设商铺,建立工坊。

那诸葛亮不仅会出台相关法律保护,还会为他们提供廉价劳动力。

哪来的廉价劳动力呢?

那自然是生活在本地的土人了。

他们没文化,有力气,好忽悠。

与其整天无所事事,倒不如给他们找个活干儿。

这样做,还能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蒋琬在旁侧,适时补充道:

“使君还会专门设立《保商律》——”

“凡欺诈番商者,枷号三日。”

“劫夺商货者,流放千里。”

这显然是维护了海外商人的权益。

古代的华夷思想很重,尤其是在汉朝。

汉人之外的民族,基本上是不配跟汉人一起上桌吃饭的。

海外商人来到交州,也是饱受歧视。

即便士燮鼓励海外贸易,那也毫不留情的大刀剥削众人。

要贸易,就得交高额关税。

要是心情不好,扣你货物,你都无处申诉去。

怎么,不乐意?

那行,你可以不和汉人交易。

反正天朝地大物博,不缺你那点东西。

倒是天朝的丝绸、瓷器,卖到罗马能够获百倍利润。

所以,即便汉人本地官员跋扈,众海外商人也多会选择忍让。

毕竟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苏帕尔玛双手合十,慨叹道:

“小僧在秣菟罗听闻,交州新刺史仁德如佛陀再世。”

“今见使君清瘦如竹,果然如此。”

阿尔达希尔更是直接离席拜倒,用汉人的礼仪向诸葛亮行礼。

“使君如此宅心仁厚,小人愿在苍梧建波斯货栈!”

吴望亦激动地说道:

“我吴氏船队愿专走交州航线!”

诸葛亮满意地点了点头,上前一一扶起众人。

“既如此,三日后诸位可至市舶司签约。”

市舶司是李翊首创,主要用在幽州,在那里搞特贸区。

诸葛亮跟了李翊几年,也学了些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