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险,等闲逆水寒关,更(5 / 8)

“要战便战,吾申家绝不会屈服于你!”

张郃闻言,不再多言,挥剑喝道:

“攻城!”

一声令下,汉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此役,虽只出动了一万汉军。

但他们都是帝国精锐,拥有最高的军饷,最好的待遇。

以及最先进的装备与工程器械。

通过出动最少的人,走高质量道路。

能够极大减少军费开支。

自称帝以后,在李翊的建议下,刘备便渐渐开始从数量理念改为质量理念了。

云梯架起,箭矢如雨。

申氏兄弟率亲兵死守城头,滚木礌石纷纷砸下。

一时间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关兴、张苞二小将奋勇当先,攀梯而上。

虽几度被击退,却仍悍不畏死,反复冲杀。

申耽见汉军攻势凶猛,亲自持刀督战,厉声喝道:

“顶住!顶住!援军将至!”

“只守一日,我等便是胜利!”

血战半日,汉军暂退,城上守军亦死伤惨重。

申仪喘息道:

“兄长,我军部曲仅数千,若再这般消耗,恐难支撑……”

申耽面色阴沉:

“速遣探马,再探曹将军援军消息!”

次日,探马回报:

“禀将军!曹将军大军因春雨泥泞,行军迟缓,恐需再耽搁数日……”

申仪闻言,几乎瘫坐在地:

“再耽搁数日?吾等如何撑得下去?”

申耽亦面如死灰,喃喃道:

“天亡我也……”

“天亡我也……”

城外,张郃已重整军阵,战鼓再起。

汉军的第二轮攻势,即将开始……

成都,魏王府。

夜色沉沉,烛火摇曳。

曹操独坐案前,手中紧攥着一份前线战报,眉头深锁。

啪!

曹操猛地拍案而起,大呼:

“坏了!”

堂下众谋士、将领闻声惊起。

蒋济上前一步,拱手问道:

“大王何故惊忧?”

曹操面色阴沉,将战报掷于案上:

“曹仁来信,言其已发兵援上庸。”

“然春雨泥泞,行军迟缓,恐需耽搁数日。”

赵俨捋须沉吟:

“汉中至东三郡本就路途艰难,春雨阻滞亦是常理,大王何必.”

“糊涂!”

曹操厉声打断,“张郃乃沙场宿将,岂会不知申氏兄弟之重要?”

“汉军必是昼夜兼程赶路。”

“若曹仁因区区雨水延误路程,则申耽、申仪危矣!”

话音未落,曹操忽然身形一晃,以手扶额。

近侍慌忙上前搀扶,却被他挥手推开。

“父王!”

世子曹丕见状,急忙趋前跪拜,“父王自枝江归来后,夙夜操劳。”

“儿臣恳请父王保重身体,稍事歇息。”

曹操望着曹丕关切的面容,神色稍缓:

“子桓有心了。”

说着缓缓坐回席上,却仍紧握扶手,指节发白。

司马懿见状,沉声道:

“大王勿忧。”

“可即刻遣快马加急,命曹将军不惜代价速援上庸。”

曹操目光一凛:“传令!”

“在!”殿外侍卫齐声应诺。

“选精锐探马,八百里加急赶赴汉中!”

“传孤口谕:‘申氏存亡,关乎东三郡得失。’

“纵使人马俱疲,亦须星夜驰援,不得有误!”

“喏。”

待传令官匆匆离去,曹操仍坐立不安,忽又唤道:

“再派一队轻骑,沿途换马不换人,务必在两日内将令送到。”

曹丕见状,亲自奉上一盏热茶:

“父王且宽心。”

“子孝叔叔素来稳重,得此严令,必不敢懈怠。”

曹操接过茶盏,却无心饮用,只是长叹一声:

“申氏兄弟若失,则东三郡门户洞开。”

“刘备若得此地,便可威胁川蜀门户,况荆州仍在其手,唔……”

说着,又是一阵眩晕。

自枝江征战无果回来以后,曹操的偏头痛愈发严重。

几乎每日至少一犯。

“父王!”

曹丕急忙扶住,“太医!快传太医!”

曹操摆手制止,“无妨。”

他强打精神,对众臣道:

“诸君且退下,孤要静思对策。”

众人退下后,殿内只余曹操父子二人。

烛火幽微,映得曹操面色愈发晦暗不明。

显是对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