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险,等闲逆水寒关,更(4 / 8)

马蹄深陷泥中,甲胄湿透。

士卒们面色疲惫,却仍咬牙赶路。

队伍最前方,一员老将身披铁甲,目光如炬。

正是汉朝名将——张郃。

“快!再快些!”

张郃厉声喝道,声音穿透雨幕,“上庸若有变,我军迟至一日,则大势去矣!”

军中两名年轻将领,关兴、张苞策马赶上,面露忧色。

关兴抱拳道:

“张将军,将士们连日急行,困顿不堪,可否稍作休整?”

张郃眉头紧锁,沉声道:

“兴公子,苞公子,此行非比寻常。”

“申耽、申仪素来反复,近日我遣使安抚,竟皆遭冷遇。”

“吾恐二人已暗投曹魏,若待其汉中援军至,则东三郡必失!”

“届时再想取,便难了。”

张苞擦去脸上雨水,咬牙道:

“然春雨连绵,道路泥泞,人马皆疲。”

“如此强行军,恐将士难支……”

张郃目光一凛,忽而扬鞭指向远方,喝道:

“汝二人之父,关云长、张益德,皆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何等英雄!”

“今汝等年少,岂可因区区风雨而退缩?”

关兴、张苞闻言,胸膛一热,羞愧难当。

关兴握紧长刀,朗声道:

“张将军教训得是!兴岂敢辱没家父威名?”

张苞亦挺直腰背,高声道:

“既为国家效力,纵使刀山火海,亦当一往无前!”

张郃见状,微微颔首,随即又看向另一侧沉默不语的年轻将领——赵统。

这是赵云长子。

诸子之子,属他年纪最小。

不想如此艰难的行军条件,后辈中就他没有发声抱怨。

这倒跟赵云那沉稳的性格颇有些相似。

“好,咱们接着赶路。”

说罢,张郃翻身下马,竟亲自执鞭在前。

踏着泥泞,徒步而行。

众将士见状,无不振奋,纷纷咬牙跟上。

三日后,雨势稍歇。

远处,上庸城的轮廓已隐约可见。

张郃勒马远眺,眼中精光闪烁:

“终于到了……”

关兴、张苞等人亦面露喜色,连日急行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

张郃沉声道:

“全军列阵,先围城下寨,探明虚实!”

“若申氏兄弟已降魏,则立攻之。”

“若尚在犹豫,则威逼之,使其不敢妄动!”

众将齐声应诺:

“喏!”

春雨初歇,上庸城头,旌旗猎猎。

申耽、申仪兄弟闻报汉军已至城下,登时大惊失色。

“怎会如此之快?”

申耽拍案而起,面色铁青,“曹将军援军未至,张郃竟先兵临城下?”

申仪亦面露惊惶:

“兄长,莫非……张郃早已料到吾等归魏?”

申耽咬牙道:

“速登城一观!”

兄弟二人披甲登城,只见城外黑压压一片汉军。

阵列森严,刀枪如林。

张郃跨马立于阵前,身披铁甲,目光如电。

申耽强自镇定,高声喝道:

“张将军!吾等乃汉臣,镇守上庸多年,何故引兵来犯?”

张郃冷笑一声,扬鞭直指城上:

“申耽、申仪!尔等暗通曹魏,背主求荣,还敢自称汉臣?”

申仪大怒:

“张郃!休得血口喷人。”

“吾兄弟忠心汉室,何曾通魏?”

张郃冷哼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高举示众:

“此乃尔等与曹仁往来密信,已被我军截获。”

“证据确凿,还敢狡辩?”

申耽、申仪一见那信,登时面色惨白。

申仪急道:

“此信……此信定是奸人伪造!”

“欲陷害我等,张将军不可轻信。”

张郃厉声喝道:

“汉天子有令,讨伐不臣!”

“尔等若尚有半分忠心,便开城投降,或可免死。”

“若执迷不悟,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申耽冷汗涔涔,低声对申仪道:

“事已至此,唯有死守待援。”

“曹将军援军明日便至,吾等只需再撑一日!”

“一日便好!”

明日就是第十天了。

只要曹仁的援军赶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申仪咬牙点头:“好!”

随即,申耽高声回应:

“张郃!吾等问心无愧,尔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