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马,汉字旌旗猎猎作响。
为首者,正是陈登。
“陈元龙!”曹操勒马惊喝。
山上陈登白衣胜雪,竟不慌不忙以鞭遥指:
“曹公坐拥川蜀,富贵已极。”
“何故贪心不足,又犯我汉朝疆界?”
曹操乃扬鞭叱道:
“荆楚百姓苦刘久矣!吾奉天子密诏,特来讨贼!”
“哈哈哈!”
陈登长笑打断,声震山谷。
“此言岂不羞煞天下人耳?”
“我主乃汉室苗裔,法尧禅舜,承继大统。”
“四方仰德,万姓倾心。”
“反观汝曹操,违逆祖制,僭越称王。”
“汝才是真正的国贼!”
山风骤急,卷得曹操征袍猎猎作响。
这位纵横天下的枭雄竟一时语塞,不止如何应道。
俄顷,忽暴喝道:
“诸将何在?与我生擒此獠!”
曹军刚冲至半山,忽闻鼓角震天。
左边山坳杀出两员大将——
“南阳霍峻在此!”
“长沙黄汉升来也!”
右边林间又转出徐盛、蒋钦,三千弓弩手齐发,箭雨遮天蔽日。
曹军顿时人仰马翻,曹操兜鍪上连中三箭,幸得重甲护身。
“护驾!护驾!”
曹彰舞枪作银轮,护着父王,且战且退。
山道上尸横遍野,血染霜林。
逃至官道时,忽见尘头大起。
曹洪率三千虎豹骑旋风般杀到。
“魏王速退!”
那铁骑皆着玄甲,马匹俱披战铠,正是曹操最精锐的亲军。
也是魏国的至宝。
陈登在山上见状,乃下令:
“穷寇莫追。”
汉军鸣金收兵,凯歌声震长江两岸。
是夜曹营灯火通明。
医官为曹操拔除臂上箭镞时,这位魏王忽问程昱:
“仲德,孤昨夜日坠之梦……莫非当真是天意使然?”
程昱正欲答话,忽闻帐外传来嘈杂之声。
曹操起身,询问缘故。
原来是对岸汉军唱出歌谣来,
江涛声中,隐约听其唱道——
“炎汉德运长,伪魏终必亡。”
“齐人安敢如此欺我!”
曹操听得“伪魏”二字,心尖儿仿佛被针扎了一下。
因为这戳中了他的痛处。
于是下令将大营后撤,不让军士们听到汉军的歌谣声。
然则魏军大营已经人心惶惶,人心思归。
曹操心中亦生退兵之意,又恐被汉军耻笑,进退未决。
两边又相拒了月余,战了数场,互有胜负。
直至来年正月,春雨连绵,水港皆满。
军士多在泥水之中,困苦异常。
曹操对此愁闷不已,忽有人报,汉军遣使送书至。
曹操展开看时,但见字迹清峻如松,其书略曰:
“汉征南将军陈登致书魏王——
“登与明公,各守疆界。”
“明公不思报国安民,反兴无名之师,使生灵涂炭,岂仁者所为?”
“今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若执迷不悟,恐赤壁旧事重演。”
“惟明公三思。”
书背后又批两行云:
“足下不死,登不得安。”
帐中诸将屏息,面对这样一番挑衅的言语,大家都以为曹操会抓狂。
不想曹操看罢,竟仰天大笑,声震梁尘:
“陈元龙诚不欺我也!”
于是正式下令撤军。
原来,陈登这封书信,虽看似咒骂。
实则给足了曹操面子。
让他有台阶下,可以正常班师退军。
因为双方相持一月多,感觉都有点吃力,不太想打下去了。
陈登是防守方,只能硬顶,没办法退军。
曹操作为进攻方,却也进退两难。
本来这次作战是为巩固魏王在川蜀的统治,积累政治资本。
故曹操不想就这样无功而返,何况退兵也很敏感。
一旦有点失误让对方抓住机会追击,退兵就变成了溃败。
为打破这一僵局,陈登才给曹操写了这封信。
算是正告性质的外交辞令,稍微带点威吓。
曹操这样的强势人物自然不吃这一套。
但那句,“足下不死,登不得安”变相给其台阶下,这对双方都好。
黎明时分,雨势稍歇。
陈登独立枝江水寨箭楼,望着北岸陆续拔营的曹军。
徐盛按剑不解:
“将军既下战书,为何又放虎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