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矫虽为文士,却神色自若,毫无惧色。
沙摩柯见他如此胆魄,心中暗赞,遂问道:
“陈先生,蛮地险恶,汝不怕死乎?”
陈矫淡然一笑:
“生死有命,何惧之有?”
“况且,吾此行非为私利,乃为朝廷安定荆南。”
“若能使汉蛮和睦,纵死何憾?”
沙摩柯一怔,问道:
“你便这般替国家着想,一点儿不替自己考虑?”
“……矫一直很喜欢李相的那句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大王身处荒地,是不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的。”
沙摩柯闻言默然,又问道:
“似先生这般人物,中原还有多少?”
陈矫不卑不亢答道:
“文武全才,智勇足备,忠义慷慨之士,动以千数。”
“如矫不才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记。”
沙摩柯闻言大惊,他暗忖——
这个陈矫先生已是英雄了得,可听他的意思。
强过他的人物,在中原还有数千。
而像他这样的人物,则更是不可胜数。
看来,他没有站在朝廷的对立面,是选择对了。
数日后,
沙摩柯引陈矫至武陵蛮寨。
寨中蛮首见汉官至,皆露敌意,有人拔刀怒喝:
“汉狗安敢入我寨中?!”
沙摩柯厉声呵斥:
“放肆!此乃朝廷使者陈先生,尔等岂敢无礼!”
陈矫不慌不忙,上前一步,拱手道:
“诸位首领,吾奉天子之命而来,非为征讨,实为和解。”
“曹操倒行逆施,煽动叛乱,不过欲使蛮汉相残,他好坐收渔利罢了。”
“诸位若愿归顺朝廷,天子必厚待之!”
一蛮首冷声笑道:
“汉官向来欺我蛮人,今又来说好话,谁信?”
陈矫正色道:
“诸葛孔明昔日如何待诸位,可曾失信?”
“今陈将军亦承孔明之志,愿与诸部立下盟誓——”
“若肯归顺,免赋三年,赐盐铁农具。”
“各部自治如旧,朝廷绝不干涉!”
这个条件非常丰厚。
汉朝虽然方兴,但毕竟富有四海。
这点东西于整个大汉而言,不过九牛一毛耳。
众蛮首闻言,面面相觑。
沙摩柯趁机道:
“曹操残暴,奸邪狡猾。”
“若让他得势,必屠戮我族!”
“陈将军仁厚,又有天子诏命,何不归顺?”
蛮众议论纷纷,终有一首领起身,高声道:
“好!吾信沙摩柯,也信诸葛孔明!吾部愿意归顺!”
其余各部见状,亦陆续应允。
荆南武陵郡,群山环绕,蛮寨错落。
陈矫随沙摩柯南下招抚诸部,恩威并施。
在二人的努力下,零陵、桂阳、长沙诸蛮相继归顺。
唯有澧水蛮首领孟獠,桀骜不驯,暗通曹操,拒不归降。
正在陈矫与沙摩柯商议,如何招抚此部之时。
忽有一蛮兵入帐禀报:
“大王,陈先生,澧水部遣使来报。”
“愿归顺朝廷,特设宴相请!”
沙摩柯闻言大喜,拍案道:
“好!孟獠既肯归顺,荆南可定矣!”
陈矫却眉头微蹙,沉吟道:
“大王且慢。”
“孟獠前日尚言誓死不降,今日忽而改口。”
“前后态度有异,只恐诈耳。”
沙摩柯一怔,问道:
“先生之意是……?”
陈矫目光深沉,低声道:
“孟獠若真愿降,何必设宴?”
“此必是鸿门之计,欲害大王与我。”
沙摩柯闻言,怒目圆睁,厉声道:
“好个孟獠!安敢欺我?!”
陈矫抬手止之,冷笑道:
“彼既设谋,我等何不将计就计?”
“哦?”沙摩柯眼中精光一闪,“先生有何妙策?”
陈矫附耳低言,授予密计。
沙摩柯听罢,拍掌大笑:
“妙!妙!就依先生之计!”
当夜,澧水蛮寨火把通明,鼓乐喧天。
孟獠亲自出寨相迎,满脸堆笑:
“沙摩柯大王、陈先生远道而来,真令我寨蓬荜生辉。”
沙摩柯豪迈大笑:
“孟首领客气!既愿归顺朝廷,日后便是自家人。”
陈矫则神色淡然,拱手道:
“孟首领深明大义,朝廷必不负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