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你不收,相爷怎么收?相爷不收,陛(6 / 8)

一句话便能解决的。

李翊亲自操办此事,内阁自是不敢怠慢。

话一传到,立马给出批复。

三日后,张诚之事果然圆满解决。

官府不仅补足了银钱,还额外给了三分利钱作为补偿。

张诚喜出望外,连夜备了厚礼再访相府。

这次老赵不敢阻拦,径直引他入内。

张诚跪地叩首:

“相爷大恩,小人无以为报!”

说罢,命随从抬进两口樟木箱子。

“些微土仪,不成敬意,还望相爷笑纳!”

李翊本欲推辞,却见袁莹在屏风后探头探脑,眼中满是期待。

再看那箱中不过是些绸缎山珍,便点头道:

“张东家有心了。”

张诚千恩万谢,方才退下。

这一来二去,不出旬日,洛阳城中传言四起——

首相府门路已开,李相爷肯收礼办事了!

起初只是些商贾大族试探性地送礼,见果真未被拒绝,胆子便越来越大。

不过月余,相府门前竟车马盈门,送礼者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麋贞、甄宓等姝见此眼前盛况,一时竟不知是喜是忧。

她们不禁想起李翊那句“水至清则无鱼”,如今这“水”倒是活了。

可其中游弋的,究竟是锦鲤还是鼍龙呢?

“先上朝吧。”李翊整了整衣冠,沉声道,“回来再议。”

放开收礼是李翊下令的,但一下子送礼的人变得这么多,也绝非是李翊本意。

车驾行在长街上,两侧尽是等候送礼的车马。

李翊掀开轿帘一角,只见有人怀抱锦盒,有人手捧画轴,更有人直接抬着沉甸甸的箱子。

众人见相爷轿至,纷纷跪地叩首,眼中满是期盼。

“相爷,人群将道路堵住,车马难行。”

车夫回头冲李翊说道。

“命武士前头开路,不必管他们。”

对此,李翊选择的解决办法就是冷处理。

你们不是要送礼吗?

那排队罢!

什么时候轮到你,什么时候替你办事。

洛阳的夏日格外闷热,在一众送礼的人群中。

有一位来自荆州的官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望着眼前蜿蜒如长蛇的车队。

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他从卯时等到午时,相府大门仍是遥不可及。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李严。

他因保卫江陵有功,受封为荆州别驾。

这本当是一个美差。

奈何由于陈元龙获得了江南的军政大权。

陈登肯定优先照顾淮南人。

荆州的地位渐渐降低。

兼之诸葛亮受贬交州,荆州群龙无首。

这让李严看不到进步的希望。

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放弃荆州的官位,希望调到京城里来。

京圈可不好混,多少人挤破头往这里面钻。

为此,李严只能放弃原来的高官厚禄,连降三级。

然后到处托关系,才勉强调入京城。

最后,只混得了一个光禄寺丞的闲职。

因为内阁的建立,分了九卿的权。

光禄寺丞已大不如往日耀眼了。

“这位兄台,莫不也是来求凉州刺史之位的?”

前面马车上一位圆脸官员转过头来搭话。

李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阁下如何得知?”

圆脸官员哈哈一笑,指着前后车队:

“这队伍里,十辆有八辆是为这事来的。”

“听说凉州虽处偏远,却是油水丰厚的好地方啊!”

“如今朝廷收复凉州三郡,尚未定下派往凉州的人选。”

“资历厚者不愿往,资历浅者又不够格。”

“陛下让李相爷推个人出来,这不,大家都来竞争此位。”

李严心头一沉,他来京城半年了,一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升迁机会。

如今听说凉州刺史空缺,本以为是翻身的良机,哪知竞争者如过江之鲫。

“看足下面生,怕是初到京城吧?”

圆脸官员眯着眼打量李严,“在下鸿胪寺少卿王浑,不知足下如何称呼?”

李严连忙拱手:

“原来是王少卿,失敬失敬。”

“下官光禄寺丞李严。”

“光禄寺?”

王浑眼中闪过一丝轻蔑,随即又堆起笑容。

“李寺丞年轻有为啊,不过……”

他压低声音,“这相府门前送礼,讲究个先来后到。”

“像咱们这样排在后头的,怕是连礼都送不进去。”

李严顺着王浑手指方向望去,果然见队伍最前方几辆华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