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不用七星灯,孔明也能续命(4 / 6)

回去代我向士公致意,就说亮深佩其德,愿与共安岭南。”

使者闻言,额头触地,连声称是。

诸葛亮又令左右:

“取锦缎十匹、黄金五十两,厚赐来使。”

待使者千恩万谢退下后,厅内只剩诸葛亮与张紘二人。

“子纲先生,”诸葛亮轻拂袖口,抬眼问道,“你在交州多年,以为士家根基如何?”

张紘沉吟片刻,缓缓道:

“若士燮欲称王,则交州无人能阻。”

“若士燮欲灭当地酋王,则各酋无人能撄其锋。”

“哦?”

诸葛亮羽扇微顿,笑道,“这么看来士家在此地影响力非同小可。”

张紘捋着颔下白须,蹙眉沉吟道:

“士家掌南海贸易,坐拥珍珠、犀象之利。”

“九真、日南良田,半入其族。”

“俚人渠帅,多与其联姻。”

“交州之土,实乃士家之土。”

“如此说来……”诸葛亮挥着羽扇,轻声道,“士燮若反,交州顷刻易帜?”

张紘点头:“正是。”

诸葛亮沉默片刻,忽而一笑:

“可他至今未有称王。”

张紘一怔。

“交州偏远,士燮若自立,朝廷未必能即刻征讨。”

诸葛亮羽扇轻点案上地图,“但他仍选择向朝廷称臣纳贡——此非懦弱,而是明智。”

“因为士燮即便称王,也不过是下一个赵佗。”

“他依然得向朝廷称臣纳贡,还得背负反贼之名。”

“似现在这般,即便未有称王,可交州依然是姓士。”

“这与称王已经无异了。”

他抬眸,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这样的人,未必不能为我所用。”

“使君欲如何施为?”张紘问道。

诸葛亮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徐徐展开:

“士燮好经学,尤擅《春秋》。”

“我拟邀他共修《交州志》,记录岭南风物。”

张紘眸光一闪:

“妙计!修志需调阅各郡户籍、田亩、商税……”

“正是。”诸葛亮微笑,“届时,交州虚实,自可一览无余。”

“士燮他会配合吗?”

“士燮是个聪明人,亮以为他会配合的。”

诸葛亮起身行至窗前,望向交趾方向。

“至于南海贸易——”

“李相爷不是一直对贸易商路十分感兴趣么?”

“南海贸易,远涉海外。”

“待亮理清楚这里的门路后,再上报内阁。”

“内阁一定会对此引起重视。”

“有了内阁的支持,开拓交州便不是难事。”

“到时候中原的货物源源不断输入交州。”

“若士家愿开商路,或可两家共分,此两全其美之策也。”

夜风拂过,烛火摇曳间。

张紘仿佛看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缓缓笼罩交州。

“孔明先生……”

张紘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探究。

“以先生之才,纵使在中原,亦当为宰辅之器。”

“何以……何以……”

他话未说完,但意思已明——为何会被贬至交州这等边陲之地?

诸葛亮执盏的手微微一顿,茶面荡起细纹。

半晌,他轻叹一声:

“公安之失,在我。”

“马谡……”

张紘恍然,荆州离交州毕竟近,他多少有些耳闻这些事。

只不过具体不太清楚。

当时只是在想哪个倒霉蛋会遭殃。

不想竟是诸葛先生。

片刻后,诸葛亮却抬眸一笑:

“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交州虽僻远,却可历练心志。”

“在此处熬一年资历,胜在中原熬十年。”

他羽扇轻摇,语气忽然转沉:

“况且——”

“亮不会永远困于此地。”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映得他眸中精光乍现。

“对了,子纲先生是徐州人士?”

诸葛亮忽然转开话题。

张紘颔首,应声道:

“老夫乃彭城旧族,后迁至广陵。”

他苦笑一声,“初平四年时,曹操伐徐州,血流漂杵……”

“原来如此。”

诸葛亮轻叹,“亮本徐州琅琊人事,亦因曹军南下,随叔父避祸于荆州。”

两人对视一眼,竟同时想起当年徐州惨状。

泗水为之不流。

饿殍塞道,易子而食。

两人也都没能想到,居然能在交州这种偏远地方见着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