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够随便容忍自己的手下,不明不白地死在此处。
就在此时,城西忽然传来一阵浑厚的铜鼓声!
“咚——咚——”
众人回头,只见一队俚人战士列阵而来。
为首者身披犀甲,头插雉羽,正是高凉俚酋冼郎!
“诸葛刺史乃天子钦命!”
冼郎声如洪钟,用生硬的汉话高喊。
“我俚人只认朝廷!谁要造反,先问过我手中铜刀!”
他身后三百俚人弓手齐齐拉弦,箭镞寒光映着落日,令人胆寒。
三月时间里,诸葛亮早就已经将这位俚人酋长拉到了自己这一边。
而条件也很简单,许给俚人划山而治的自治权。
紧接着,城南又起喧嚣。
一队青衣家丁拥着一辆牛车缓缓驶来,车上端坐着苍梧豪族陈肃。
“吴巨苛虐百姓,老夫忍之久矣!”
陈肃白须颤动,指着城上血淋淋的首级。
“今日天理昭彰,尔等还要执迷不悟吗?!”
最后,一名青衫文士自城门阴影中走出,正是避难于交州的名士张紘。
他在此地安家已有近二十年,颇有名望。
“诸君。”
张紘声音虽然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孔明先生乃当世卧龙,奉诏抚交。”
“今日只诛首恶,余者不问——这是给苍梧将士的活路。”
他顿了顿,忽然提高声调:
“难道你们真要为了两个死人,赔上全城性命?!”
城头风声呜咽。
一名苍梧军侯突然扔下长戟,“当啷”一声脆响。
“我……我愿归顺朝廷!”
这一声如同推倒了第一块骨牌,转眼间,兵器落地声连成一片。
有人跪地高呼:
“愿意听从诸葛刺史调遣!”
诸葛亮俯视城下,见大势已定,这才收起诏书,温声道:
“众将士请起。”
“从今日起,苍梧军饷按额发放,战死者抚恤加倍。”
随后又对身旁的廖化下令道:
“去!打开府库。”
“将里面的存银尽数取出,今夜犒赏三军!”
底下的欢呼声顿时响彻云霄。
苍梧的军权被诸葛亮收回,这少不了当地豪族俚人的支持。
尽管没有,凭借刚才那一番激情演讲,兴许也能将之唬住。
只不过有了他们的支持,诸葛亮的把握会更高。
他本就性格谨慎,自马谡之事后,则更加求稳了。
子时三刻,苍梧军营。
夜风卷着未散的血腥气,诸葛亮立于点将台上。
手指轻按着案前的兵册,身旁油灯将他的影子拉得修长而冷峻。
廖化按刀侍立一侧,低声道:
“使君,如今虽暂时收服了苍梧守军。”
“但时值新旧交替,正是多事之秋。”
“还是须要严防奸佞作祟,末将之见,是否先缴了他们的器械?”
不必。
诸葛亮轻挥羽扇,眉宇从容:
“这并非长久之计,自今夜起,苍梧军当另立新制。”
诸葛亮拿到军队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军队重新编整。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潜在的兵变可能。
他将吴巨亲兵营拆为三队。
分别分入刘磐、廖化、冼郎三部。
然后规定,每伍五人,必须来自不同的屯队。
不许其旧友私下沟通交流。
经过一番整编,诸葛亮基本稳住了苍梧军队。
而军队的掌握,也使得他总算在苍梧、在交州站稳了脚跟。
然而,没有人会承认诸葛亮现在是交州之主的。
因为提到交州,永远跟一个人的名字脱不开关系。
……
交趾郡,太守府。
士燮端坐案前,手中捏着一封密信,眉头微微皱起。
堂下众幕僚垂首而立,厅内鸦雀无声。
“苍梧政变……”
士燮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清朗。
“吴巨、区景授首,诸葛亮一夜整军,如今五千苍梧卒尽归其麾下。”
他抬眼扫视众人,白眉下的目光如刀:
“诸位以为,我士家当如何自处?”
士燮在史书上,只留下寥寥数百字。
但在越南的历史上却很受推崇。
还被后世的越南人追赠为了善感嘉应灵武大王。
可士燮明明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跟随家族才南迁到交州的,如何被越南人如此推崇?
这便是因为,交州除了两广地区外,还包括了今天的越南。
而士燮的大本营的交趾郡,就位于今天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