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半生起落,换诗中几许。满腹风云何(2 / 7)

尽管这支齐军内部已经生出了一些问题。

但除非这些问题突然全部爆发且激化,否则魏军很难从齐军身上讨得便宜。

曹操猛地转身,“仲德可有良策?”

程昱指向沙盘南侧:

“阳平关以南三十里,有一定军山。”

他手指沿着沔水方向划动,“若据此处,可断刘备粮道。”

“刘备远来辛苦,必率军来抢定军山。”

“届时可凭借山势之险,与刘备鏖斗。”

曹操颔首,同意了程昱抢占定军山的计划。

又商议由谁去守定军山。

不想曹操却道,“孤亲往可也。”

此言一出,众将哗然。

夏侯惇独目圆睁:

“魏公亲去太过凶险,还是另遣良将去往为善。”

曹操却摇了摇头,拒绝道:

“正因其险,非孤亲往不可!”

李世民曾评价曹操是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二凤的意思就是觉得他在打仗方面跟曹操一样是一把好手,但要论玩政治,我远比你在行。

能得到李世民在军事方面的认可,曹操的军事水平肯定是汉末顶尖的。

身为主帅的他,此刻却选择亲身犯险,不是脑残劲犯了。

而是知道,眼下正是要命的时候,不拼不行!

因为他是弱者,正面会战打不过刘备。

他只能利用刘备粮草给养跟不上的缺点,跟他在这方面死磕。

弱者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永远没有选择。

他只能赌,赌刘备不敢放下一切来跟自己拼。

刘备输了,只是退出汉中而已。

曹操输了,那就是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曹操根本没得选。

他不剑走偏锋,根本就赢不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即便定军山是用来拼命的,为何曹操一定要亲自去。

派夏侯惇、曹仁这种心腹爱将去就不行吗?

这就显示曹操魅力和脑子的时候了。

因为他要干的事,是属于成就赢了,不成就必死。

属于关键时刻的一锤子买卖。

拱卫定军山的任务太艰巨太危险,派别人很容易就虚了。

一旦中途打了退堂鼓,就彻底无力回天了。

不是他曹操亲自带队,根本没人能接下这项承接魏国国运的任务。

于是,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守阳平关。

他自己则带上魏国最精锐的一万部曲,南渡沔水,于定军山安营扎寨。

暮色沉沉,刘备大营内烛火摇曳。

刘备正对着吴兰的尸身默立,这位跟随他多年的将领胸前还插着曹彰的断刃。

关羽轻轻将手搭在兄长肩上,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安慰他。

“报——!”

斥候踉跄闯入,“曹贼亲率精兵占了定军山!”

刘备猛地转身,案上烛台被袖风扫落在地。

“好个曹阿瞒!杀我爱将,还敢出关寻衅!”

他一把绰起佩剑,喝道:

“传令,击鼓聚将!”

中军大帐内,众将争执不下。

张飞拍案而起:

“大哥!让俺去砍了那曹贼狗头!”

马超亦道:

“末将亦愿为齐王分忧。”

就在二将争先之时,简雍提醒刘备,莫忘了此次进军的战略目标。

刘备顿如醍醐灌顶,方想起还得去武都迁民。

那里居住了大量的氐人,不能让他们倒向曹操。

于是对马超、张飞二将吩咐道:

“两位可去往武都,迁氐民入关中,不可使之倒向曹操。”

二将闻言,只得从命。

刘备则自统大军,来攻定军山。

十二月初,冬。

定军山上朔风怒号,曹操登高远眺。

见山下“刘”字大旗如林,数万齐军已将山围得铁桶相似。

“刘备到底是亲自来了!”

曹操眉头紧锁,被刘备欺负了大半辈子,屡战屡败。

今日李翊不在,也该他二人堂堂正正决一次胜负了。

“传令——”

“命弓弩手上崖,滚木礌石备齐!”

“喏!”

魏军开始进行防御部署,迎接齐军的到来。

山下的齐军大帐,刘备也开始筹备攻山事宜。

左右将士苦劝:

“大王,如今魏军居高临下,占据地利。”

“如若强攻,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也。”

“不如暂时将定军山围住,别思夺山对策。”

定军山靠着沔水,要封锁住山上补给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强攻下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