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刘备:河北居然这么富,李相这几年(3 / 6)

笔,于邺城、邯郸、常山诸郡米教聚点处重重圈点。

笔锋所至,皆教中要地,显是早有探查。

“传令!”

李翊掷笔于案,声若寒铁:

“河北诸军即刻出动,凡米教聚首,不问缘由,尽数缉拿!”

“务求雷霆之势,不得走漏一人!”

左右皆凛然应诺,翊复冷眸远眺,大声道:

“吾不管这幕后之人是谁,但他这的算盘实在太浅薄了。”

“对付谁都可以,唯独在我河北行不通!”

当夜,河北诸将得了密令。

徐晃率铁骑百人,马蹄裹布,自西门悄出。

至常山郡时,恰见米教堂内灯火未熄,窗上映出七人议事剪影。

徐晃冷笑,挥手间,甲士破门而入,未待堂内惊呼,已用浸药麻布捂口擒拿。

案上茶盏尚温,犹冒热气。

便被一发带走了。

张郃更精,使麾下健儿扮作粮商,叩开邯郸北郭米教暗舵。

门枢刚转,张郃自檐上翻落,环首刀已架舵主咽喉。

余众欲逃,却见院中“商队”皆抽短弩相对。

全程未发一矢,仅闻犬吠数声。

高览则趁着夜黑如墨,带人围了广平香坛。

教众正诵经,忽觉寒意刺骨——原是百张强弩透窗指来。

一老祭酒欲吞符自尽,览箭如闪电,射落符纸于烛火,顷刻成灰。

至五更鸡鸣,三将已押囚车三十六乘会于邺城诏狱。

河北军官恐怖的执行力,震惊了米教高层。

因为他们的速度实在是太快,组织力太强。

以至于米教一众治头祭酒都还没来及反应,他们分舵的祭酒在一夜之间就被逮捕了。

古代信息闭塞,交流本就不便。

一旦地方的领头人被捕,他们的组织力瞬间崩坏。

一时间米教高层分作两派。

一派自危,希望赶快逃离河北,避免也被抓进大牢。

一派则认为不能够自乱阵脚,先等雒阳总舵那边下达最新指使,然后再做决定。

而就在米教内部还在为是逃是战争执不休时,相府的第二道重拳再次打来。

是夜,三更时分。

不计其数“白衣教众”破门而入,闯入当地豪族门中。

专抢金银,毁坏祖庙。

一时间,米教劫掠世族之事,传得沸沸扬扬。

河北众世家豪族人人自危。

众族长纷纷找到李翊,纷纷表示愿意配合官府,共同逮捕米教教众。

但这还不算完。

这日,邺城漳河两岸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春汛刚至,河水湍急。

却见十二名白衣人立于石桥,额贴黄符,手持米教教义,齐声高诵。

百姓们纷纷过来围观,他们本是抱着凑热闹的心理来看。

忽见为首白衣人的头目,忽然扯开胸襟,振臂高呼:

“官府迫害圣教,吾等以死明志!”

言罢纵身跃入湍急河水。

余众相继投河,溅起丈高水花。

众百姓大惊,见此情景,无不骇然。

此事惊动了河北官府,徐庶亲自出面负责此事。

他来到现场,郑重表示:

“我们一定会全力施救落水者,请诸位乡亲父老放心。”

“也请大家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务必珍惜。”

“切不可冒然行此轻生之举。”

众百姓纷纷颔首,表示徐庶先生说得对。

随后,徐庶组织渔夫开始打捞漳河人员。

这一打捞,就是一天一夜。

百姓们看在眼里,纷纷感叹河北官府多好。

出了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

明知道落水者已凶多吉少,可还是全力施救。

这不是为民请命的好政府吗?

反观那些跳河自尽的教徒,简直不知好歹,不知感恩。

莫不是一个个的全都魔怔了?

怎么会想不开,用这种方式来逼迫官府妥协呢?

就在渔夫艄公们在河上打捞之时,河外的一处密林。

一众湿漉漉的汉子爬上了岸,他们已将原本的白衣服弃在了水中。

这时,徐庶也带人走了过来。

众人见着徐庶,纷纷拱手施礼:

“见过徐先生。”

“……嗯,尔等全都安然无恙,我便放心了。”

见着众人无事,徐庶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十二人全都是水中健儿,弄潮好手。

奉相府命令,扮作狂热的米教教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投河自尽。

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百姓们对米教的反感。

“相爷的意思是,这几日你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