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家,后来才恢复马姓,改名为忠。初仕巴西郡为郡吏,东汉建安(196年~219年)末举孝廉,任汉昌县长。初与刘备交谈,其被称贤才。建兴元年(223年),任丞相府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随诸葛亮南征,领东路军入牂牁,后为牂牁太守。南中叛乱,马忠领一军讨平牂牁郡的叛夷。平定南中后,马忠抚恤郡民,很有威惠。建兴十一年(233年)任庲降都督,剿灭夷首刘胄叛乱,平定南土。蜀汉延熙五年(242年)还朝,加拜镇南大将军,后进封彭乡侯,延熙十二年(249年)去世。[43]
马忠为政,处事能断,恩威并立,为人宽济有度量,所以夷人畏而爱之。他贯彻诸葛亮治理南中的策略,缓和各民族间的矛盾,对南中形势的稳定起到很大作用。卒后,南人为之立祠,水旱祷之。
马忠是巴西郡阆中县人,小时候寄养在外祖父家,姓狐名笃,后来才恢复马姓,改名为忠。出仕巴西郡为郡吏,建安末年被推举为孝廉,受任巴西郡下汉昌县县长。
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在东征孙吴的战争中兵败猇亭,巴西郡太守阎芝征发各县士兵来补充军队的损失,派遣马忠统领士兵前往送达。当时刘备已经撤退回到永安,见到马忠并与他交谈一番后,对尚书令刘巴说道:“我虽然失去了黄权(当时黄权被迫投降了曹魏),但又得到了狐笃,这是世上不缺乏贤才啊。”
建兴三年(225年)三月,诸葛亮出兵南中,授任马忠为牂牁郡太守。当时牂牁郡郡丞朱褒在郡内作乱,马忠别领一军进攻牂牁郡,打败叛军,击杀朱褒。讨平叛乱后,马忠在郡中安抚救济百姓,并且注重体恤治理,因此很有威名和恩惠。[7-9]
建兴八年(230年),丞相诸葛亮驻屯汉中,蜀汉朝廷征召马忠为丞相参军,辅助长史蒋琬处理留守相府的事务,又兼任益州治中从事。[10-11]
建兴九年(231年)春二月,诸葛亮出兵祁山,北伐曹魏。夏秋相交之际,阴雨绵延不断,粮食的运输接续不上,中都护李严于是派马忠和督军成藩来到诸葛亮军中说明情况,让诸葛亮退军。马忠留在军中,帮助诸葛亮管理军中的事务。[12-14]
同年八月,北伐大军撤还,马忠又统军前去讨伐在汶山郡作乱的羌人。羌人于山间扼要处设置石门,并于石门上作床积放石头用以攻击,欲借此抵抗汉军的进攻。马忠以牙门将张嶷为先锋进讨,张嶷巧用使者恫吓羌人,羌人部分头目惊惧而降,余众逃窜山谷,大军趁机进攻,彻底讨平作乱的羌人。
ps:(注:造型融合晋宁石寨山贮贝器上的女巫形象、彝族
"苏尼
"传承及《后汉书》中南蛮
"纹身刺额
"记载,活蛇头饰参考东南亚蛇舞巫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