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9章 这一刻仿佛柏林的蓝色,再次降临(3 / 7)

,同时通过小肌群的快速收缩响应身体倾斜的细微变化,提升姿态控制的灵活性。

对于博尔特而言,其肌肉纤维类型中快肌占比极高,这种精细控制能力可进一步放大,确保在高速启动中仍能精准调控身体姿态。

除了这些肌肉的调整。

他甚至利用惯性。

做了一个省力的杠杆。

起码比100米省力。

为什么呢?

假如说100米启动的大幅摆臂虽能提升推进力,但也会产生较大的惯性负荷——

手臂前摆时,躯干需克服其惯性做正功。

后摆时,又需消耗能量减速。

那么200米启动若沿用此模式,过大的上肢惯性会迫使躯干额外耗能维持倾斜姿态,导致能量浪费。

但之前博尔特用的就是这一种更加消耗能量的方式。

当然他之前是无敌的也是无解的。

没有人能威胁到他。

加上他是世界纪录保持者,又是人类第一个打开19秒20的人。

那他有这个任性的资格,可以去做一切事情。

而且那个时候人处于极致巅峰。

所有人都对自己点头哈腰,所有媒体都对自己极尽吹捧。

人在最成功的时候,你基本上是听不进去劝。

甚至会觉得自己这样就是最好的,没有必要改变。

这就是所有处于人生巅峰的人都会有的错觉。

但是你还真说不了他什么,因为其余人还真没他快。

就是这么难搞。

所以博尔特面对格林的说法根本就是嗤之以鼻。

面对美国一些实验室的邀请。

也是无情拒绝。

甚至表示自己毫无兴趣。

为什么呢?明明牙买加的科研实力以及运动学能力都很弱。

他只要和这些结合起来,明明就可以更强。

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就是因为人在人生巅峰的时候会出现难以抑制的自负。

这一点是所有人都难以避免的,甚至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毕竟那个时候,就算是人家跟你说的是金玉良言。

你也根本听不进去。

听进去了,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真正能够彻底的反省自己,真正能够从心眼里去审视这个事情的时候,那只有——

跌落巅峰的时候。

这个时候人这个动物的本能才会去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分析自己。

才会从心底里产生动力。

让自己做出改变。

之前的博尔特没有这个觉悟。

但是现在呢?

这一个冬训的态度已经证明了一切。

因为苏神不跑200米,也不需要和博尔特这么一对决。

所以其实他忽略了这一块的关注。

直到现在他才突然意识到。

原来博尔特这家伙。

不仅仅是100米。

这一次冬训。

200米这方面。

他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现在呢?

摆臂幅度收窄。

上肢质量的位移距离缩短。

惯性负荷降低。

可将更多能量分配给下肢加速。

同时减少因对抗惯性导致的能量损耗。

完全符合200米“长距离加速需兼顾耐力”的需求。

这……

已经和之前的博尔特。

判若两人。

你说是判若三人都行啊。

而且现在他的启动策略发生了变化。

之前就是和100米类似。

现在明显改变了。

博尔特现在200米启动时的步长策略,采取的是前5步递增节奏平缓,而非100米的急促爆发。

本质是通过控制下肢蹬地力度与步频。

为身体从直线到弯道的姿态过渡预留调整空间。

看起来好像以前那种启动更加暴力。

但如果你把它放到整个前程里面。

放到整个弯道里面。

你就会发现。

他现在做的。

才更加正确。

100米直线启动时,步长的急促爆发,前5步步长可从1.2米快速增至1.8米,甚至因为博尔特身材高大,还可以增得更高。

旨在通过增加每步推进距离提升速度。

此时身体前倾角度随速度提升逐步减小从45°增至60°,姿态调整简单直接。

但200米启动后需进入弯道,身体倾斜角度需从0逐步增至15°-20°,这一过程若步长爆发过快,会导致下肢蹬地产生的水平分力突然增大,迫使身体倾斜角度骤变,破坏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