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已经是苏泽的下属了,干脆将话都倒了出来。
“那周相是被陛下钦点来的营造学社,但是他内心不情愿,对营造学社的事情也不上心。”
“我去找他商议编写教案,周相极不上心,他觉得没必要讲授算学基础,只要弄出一份《营造立成》出来,再教授一些珠算筹算之术就行了。”
苏泽思考了一下,这才想起“立成”是个什么东西。
所谓“立成”,有点类似于计算机出现之前的计算尺,也就是一种提前编好的算表。
简单的说,就是省略掉所有的计算过程和原始公式计算,制作一种算表,只要带入数值就可以通过算表来计算出近似结果。
其实这种东西,在历史上的应用还是挺多的。
不少工匠也不会算学,但是能背“立成”,在干活的时候也能迅速制作出严丝合缝的加工件。
还有炮兵也不懂算学,但是可以背诵“炮射诸元”,也就是一种计算炮弹落点的“立成表”,准确的命中目标。
不得不说,这个钦天监的周相还是挺有想法的。
黄骥抱怨说道:
“只学立成,那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按式套表,我们营造学社岂不是培养算匠了?”
“我和那周相理论,那周相又提出和我比试,我们各自教导一个小太监三天,就教授尺规之术,最后看谁算的快。”
苏泽问道:
“所以黄翰林输了?”
黄骥脸颊通红的低下了头,苏泽心中暗笑他迂腐。
这立成法本来就是培养速成人才的,你和那周相打赌三天,不是等着输吗?
黄骥又说道:
“那周相赢了以后,还嘲笑我们翰林院不懂算学,黄某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才来到苏翰林府上。”
黄骥看向苏泽。
黄骥就是这样,他以自己翰林身份为荣,别人侮辱翰林的时候,那黄骥也放下和苏泽的芥蒂,求到同样身为翰林的苏泽头上。
见过龙门帐法后,黄骥也承认,苏泽的算学水平肯定是比自己高的,所以求到苏泽头上不丢人。
苏泽思考了一下,他决定还是站在黄骥这边。
奏请成立营造学社,苏泽就是要培养算学人才,而不是真的为了工部培养什么“料材审定官”。
如果最后就变成了背诵立成的算匠,那确实是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但是正如黄骥求到自己头上,周相这个办法确实没什么可以反驳的地方。
立成法省时省力,培养周期也短,营造这个领域本来就有很多立成法在使用,如果真的按照营造法式上的内容,编写一本《营造立成》,确实是最效率的方法。
苏泽也头疼起来。
将钦天监拉进营造学社,本来就是要打破皇室对算学和天文学的限制,却没想到这周相上来就来了一个大的。
而且他这么做,恐怕很多人都会支持。
就说这“立成法”,自己的师相高拱应该就会支持,这不就是暗合实学的宗旨,能够迅速解决问题的法门吗?
黄骥说道:
“要不然请苏翰林再上书,将钦天监踢出学社?”
苏泽摇头,这不就回到老路上了吗?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苏泽说道:
“黄翰林和周司天不过是路线之争,这种事情还是要辨明才好。”
黄骥泄气的说道:
“要怎么辩?我上次比试已经输给周相了。”
苏泽想了想说道:
“如果论营造之事,用立成法肯定是要更便捷的,黄翰林输给周司天也是正常的。”
黄骥彻底泄气,苏泽又说道:
“要驳倒他,还是要在立成法上。”
黄骥疑惑的问道:
“立成法有什么问题?”
苏泽想了想说道:
“立成法当然有问题。”
“那周司天想要用立成法,大概是因为钦天监用的最多的就是立成法。”
这就涉及到黄骥的知识盲区了,他虽然进入翰林院的时间比苏泽长,但是他关注的藏书主要还是经史子集方面,不像是苏泽看的那么杂。
苏泽解释说道:
“我朝历法,乃是太祖年勘定的大统历,实际上是沿用的元代郭守敬所制定的授时历。”
这个知识点黄骥知道,他研究算学的时候也曾经见过这些资料。
苏泽说道:
“但是历法用久了,就会渐差天度,所以都要修历,于是太祖命令钦天监修订,并做了一套立成,也就是《大统历法通轨》,也是想要交给后世子孙,日后修历只需要按照这套立成计算就可以保证历法准确。”
黄骥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周相开口闭口就是立成法,原来他们钦天监就是用的立成法啊!
历法要修,这是因为古代观测技术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