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模拟成功(2 / 3)

【模拟通过,本次模拟不消耗每月模拟次数。】

苏泽一喜,他也是为了万无一失,这才用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本以为模拟通过也会消耗一次模拟次数,但是没想到系统还是有良心的,直接通过的奏疏可以不减模拟次数,那以后自己就可以更放心的使用系统了。

想想也是,隆庆皇帝可不像是李太后,这种培养太子的事情他肯定是赞成的。

当然,皇帝如此爽快的同意,也和皇太子年幼有关系。

六岁的太子,也没办法造反,这个时候皇帝自然是以培养继承人为主。

如果是坐了三十年太子位置的储君,帮着储君捞钱,怕是直接要被打成太子党了。

苏泽将奏疏好好誊抄到题本上,接着将奏疏送到了通政司。

——

一天后,张宏兴冲冲的冲进了朱翊钧的书房,对着小胖钧说道:

“殿下!陛下已经同意了您的请求,将三十二座皇产拨付给东宫了!”

正在因为罚抄而愁眉苦脸的小胖钧立刻站起来,他连忙问道:

“可是苏师傅上疏了?”

张宏的头点得和拨浪鼓一样,他笑着说道:

“正是苏翰林上书劝谏陛下,才让陛下和娘娘改变了主意的。”

听到这个好消息,小胖钧放下笔,兴奋的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张宏又说道:

“但是陛下也说了,殿下要以学业为重,不可以借此出宫玩乐。”

小胖钧的脸又垮下来。

他要经营皇产,本来就是想要借机出东宫,但是父皇堵死了这个漏洞,那经营皇产还有什么乐趣?

难道真的都为了赚钱办百戏会吗?

看到皇太子的脸一下子难看了起来,张宏又说道:

“殿下莫急,仆臣已经去过翰林院了,苏翰林已经给殿下设计了一个‘游戏’。”

“游戏?”

听到游戏,小胖钧又露出期待的神色,张宏立刻将苏泽设计的这个“游戏”说了出来,小胖钧的脸上越来越亮,最后他咧开嘴说道:

“苏师傅当真是天才,竟然有这样好玩!哦不,这样寓教于乐的法子!”

“还不速速按照苏师傅的办法,让孤玩起来!”

——

十二月十一日。

东宫讲官黄骥踏入东宫。

先去詹事府报到,黄骥向上官问安后,习惯性的拿起了报纸。

东宫订阅的《乐府新报》很多,不像是别的部门还需要几个人合一份,每一期新报纸出来,从吏们都会将报纸放在每个官员的桌子上。

黄骥听说六科和都察院的官员们,每天都要争抢为数不多的报纸,这也算是詹事府办差的福利之一了。

黄骥读报是按照版面顺序读的,首先是头版的邸报要闻。

年关将近,朝廷最近的大事,就是明年的京察了。

对于黄骥来说,京察也是一件大事。

京察考察的是在京的官员,四品以上的官员去留要交给皇帝亲自决定,四品以下的官员处理,则是吏部和都察院共商,最后交给内阁定夺的。

对于黄骥这样的官员来说,京察就是一次大考。

虽然京察的开始的时间是明年的年后了,但是准备工作却是从今年的年末就要开始了。

首先是咨访的工作。

所谓咨访,是指吏部于考察前,从六科都察院的言官处得到对官员的评价或其优劣事迹,并据此对京官做出考察。

咨访的必需品为访单,“访单者,吏部当察时,咨公论以定贤否,廷臣因得书所闻以投掌察者,事率核实”,访单即为列有应考官员姓名的调查表,由言官查看后填注自己所风闻的官员纪实并向吏部反馈。

咨访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京察的决策依据。

除了咨访外,还有考语。

与咨访相反,考语是自上而下的,由被考察官吏所属衙门的主事官员对被察者做出评定、给出考语。

咨访和考语,共同决定了官员的评价结果,再由吏部弄成档案,作为最终考察的依据。

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等到来年的二三月,就会正式开启京察。

正式京察,同样分成两部分。

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上书“自陈”,这类似于工作总结汇报,自陈的奏疏也会经过内阁票拟,然后送到皇帝案头,由皇帝决定这些官员的最终处理结果。

四品以下的官员,则要进行“堂审”。

这时候所有的官员,都要一一前往自己任职的衙门,在部门主官和都察院官员的注视下,陈述自己的工作,接受上级官员的问责。

堂审的结果也会由吏部编纂成册,然后交给皇帝决断。

等京察完毕,还有最后的“拾遗”,在决定了被察官员的最终处理结果前,再由吏部和六科都察院确认,皇帝正式用印,京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