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琳不是精于女红之人,绣工也只能算普通,黛玉得知她要绣荷包,倒是提了建议。
选用了几种看似寻常,组合在一起却雅致脱俗的颜色:主色是温柔的月白色,衬以浅妃色的缠枝莲纹,莲心则点缀着几粒极小的米珠。荷包的边缘,她用了一圈极细的柳绿色丝线滚边,又在流苏处系上了一颗小巧的羊脂玉珠。
整个荷包拿在手中,不以绣工取胜,却以清新脱俗的配色吸引目光。即便针脚算不上十分细密,有些地方甚至透着几分稚拙,但整体效果却格外引人注目,显得很好看。
于是,萧琳绣好后,觉得挺不错,就捧着去送给她父皇。
“好!好啊!”皇帝的声音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愉悦。
他抬起头,目光慈爱地望着萧琳,眼中充满了赞赏之情:“朕的琳儿,如今是越发能干了!这荷包绣得别致,配色更是清雅脱俗,可见你心思灵巧!”
然而,萧琳却叹了口气。
“为何叹气?可是有什么烦心事?“自己的掌上明珠,皇帝自然十分关心。
萧琳见皇帝果然上钩,便顺势撒娇道:“父皇,儿臣只是羡慕大姑姑。”
皇帝一愣,不解地问:“羡慕你大姑姑什么?”
“儿臣羡慕大姑姑,姑父他老人家就没有妾室。”萧琳嘟囔着嘴,眼中带着几分憧憬,“儿臣就想啊,这世上要是有像姑父那样的男子,一辈子只守着妻子一人,那该多好。”
皇帝听了,有些哭笑不得。他敲了敲萧琳的额头,打趣道:“你这丫头,羡慕这个做什么?朕先前不是也想给你赐婚,将那新科探花刘继善指给你吗?那孩子才华横溢,品貌俱佳,你却自己拒绝了!”
萧琳闻言,立刻挽住皇帝的胳膊,将头靠在他的肩上,继续撒娇道:“父皇,儿臣当然知道探花郎优秀,可就是因为他太优秀了,儿臣才觉得不合适嘛!儿臣觉得,儿臣肯定要找一个日后不找妾室的驸马,这样儿臣才觉得安心。可那探花郎年纪轻轻便前途无量,将来定会妻妾成群,儿臣可不想耽搁了他。”
皇帝听见女儿萧琳表示要找一个能和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驸马,心底倒是有些触动。
毕竟是自己最疼爱的公主,皇帝当然不觉得这个要求有什么过分。他沉吟片刻,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笑着对萧琳道:“你这丫头,竟有这般心思。也罢,既然朕的琳儿有此愿望,朕便成全你!”
他当即就说:“日后给驸马赐婚的时候,朕会特意加上一条——不允许有妾室。若有违背,定严惩不贷!”
皇帝金口玉言,这番话一出,便意味着未来的驸马将受到皇室律令的严格约束,断绝了纳妾的可能。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后宫。对于皇帝偏疼女儿,其他妃子自然不敢说什么,毕竟萧琳是嫡长公主,又深得帝心。
但皇后却有些忧心起来。
“陛下,您这般恩宠公主,臣妾自然为琳儿高兴。只是这……日后驸马不得纳妾,会不会这样,就没人愿意娶公主了?毕竟京城世家,哪个男子不是三妻四妾,若为驸马却不能纳妾,恐会引人忌惮,反倒误了琳儿的终身。”皇后觉得吧,皇帝这话也实在太随意了点。
皇帝听了皇后的话,根本不在意她对于公主婚事的担忧。
他大手一挥,颇为自信地说道:“皇后多虑了!那可是朕最疼爱的公主,谁还敢有这些心思?若是真有那等不识好歹的,朕定叫他吃不了兜着走!”
在皇帝心中,他女儿的要求,便是天大的道理,没有人敢违抗。
但转过头,皇帝想起自己近日还曾跟皇后说,等着老五成亲后,就给太子兄弟选侧室。这么一想吧,好像就不应该太着急了。毕竟如今,几个儿媳妇都有了孩子。
皇帝心想,儿媳妇们都已开枝散叶,有了皇孙皇女,子嗣已不成问题。倒是该多等两年,看看情况。若这几年内,她们能再添皇子,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于是,皇帝便和皇后商议,语气温和了许多:“皇后,朕思量着,如今几个儿媳都有了孩子,子嗣不愁。不如这样,若是再过两年,她们还是没有诞下皇子,那时再给儿子们放妾室,你觉得如何?”
皇后一听,竟然让公主歪打正着,算是帮了她几个嫂子忙了。
于是皇后笑着应道:“陛下圣明,臣妾全凭陛下做主。”
皇帝将皇子纳妾之事暂缓两年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瑞亲王府和怡亲王府。于然和黛玉听闻此事,自然都明白其中萧琳公主的“助攻”起了关键作用。
于然在宫中遇到萧琳公主,笑着向她道谢:“琳儿妹妹,这次多亏了你。陛下金口玉言,暂时将赐妾之事搁置,我真是松了口气。”
萧琳公主闻言,却只是摆摆手,脸上没有邀功的得意,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无奈,轻叹一声,道:“我心里很清楚,陛下虽然疼我,但男子三妻四妾的问题,我们这些女子还是没法子从根本上解决的。”
“就像黛玉嫂嫂说的那样,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自己自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