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香火鼎盛的紫清道观(1 / 2)

“呵!你这未来皇帝,气派不小嘛!”

朱元璋忽然低笑一声,带着几分自嘲,又有几分期许。

“你可别学咱这暴脾气,咱早被描成杀人不眨眼的暴君了,爷爷盼着你将来能做个比肩唐太宗的明君,让百姓提起你就念好。”

朱小宝听见这话,摇了摇头。

“爷爷放心,孙儿不止要比肩唐太宗,还要超越他!”

“哟,这小子口气倒不小!”

爷孙俩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趣着,脚下的石阶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头。

朱小宝稳稳将老爷子放下,刚直起身,就见朱元璋上下打量着他,咂舌道。

“你这身子骨是越来越壮实了,跟山里的牯牛似的,背这么久脸不红气不喘的。”

他皱着眉纳闷起来。

“最近朝里那堆事压得人喘不过气,你反倒越来越结实?难不成偷偷躲懒了?”

朱小宝笑道。

“我天天都抽时间练着呢!”

“哪能躲懒啊!孙儿是想着,要做大事,先得有副好身子扛着,每日再忙,也得抽半个时辰练练拳脚,总不能跟个病秧子似的,让爷爷和百姓操心。”

朱元璋欣慰的点了点头。

紫清道观的山门敞着半扇,门口立着几个梳着双丫髻的小道童,眉眼生怯,瞧着都是生面孔。

六年前来这时见到的那些半大孩子,如今该是长成人了,或许已经能独当一面打理观中事务了吧。

正想着,最前头那个圆脸小道童睁着乌溜溜的眼睛打量他们,歪着脑袋脆生生问道。

“二位是找哪位道长吗?我们这儿是清修之地,寻常香客不往里头引哦。”

自从上次紫清道观祈雪应验,紫清道观的名声在大明朝便如日中天,往来求神问卜的香客踏破了门槛。

小道童说着,小手往左边一指。

“若是要上香祈福,那边设了祭拜的地方,您二位往那儿去便是。”

朱小宝和朱元璋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左侧空地上立着尊三清老君铜像。

铜像前摆着只三足大鼎,鼎口插满了手臂粗的高香,烟气缭绕间,十几个香客正跪在蒲团上虔诚叩拜,嘴里还念念有词。

朱元璋眯眼瞧了瞧那鼎里燃得正旺的香,忽然低声笑了。

“倒是比从前热闹多了。”

朱小宝笑了笑,对小道童说。

“你进去通报一声,就说朱小宝来了。”

小道童眨巴着眼睛,满脸茫然。

“朱小宝?是哪位道长的朋友吗?从没听过这个名字呀。”

“你只管去说便是,自会有人出来见我。”

朱小宝语气笃定,眼底带着几分浅浅的笑意。

小道童将信将疑地跑了进去。

不过片刻功夫,就见观里一阵忙乱,几个身着道袍的人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

为首的正是紫清道观如今的主事李思松。

旁边祭拜的香客们见这阵仗,都好奇地停下动作,朝这边望来。

李思松快步走到朱小宝面前,恭敬地行了个道家稽首礼,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

“掌教师兄,您怎么突然来了?贫道一点准备都没有。”

朱小宝微微颔首,淡淡道。

“进去说吧。”

这话一出,不仅香客们惊呆了,连刚才那个小道童都张大了嘴巴。

原来这位看着平平无奇的年轻人,竟是道观的掌教师兄?

众人眼睁睁看着朱小宝从容地搀着朱元璋,在李思松的陪同下,慢悠悠走进了紫清道观的内院,一时间都忘了祭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是诧异。

“我的天!掌教?”

“这么年轻就做了掌教?”

围观的香客们惊得下巴都快掉了,愣在原地,目送着两人进了道观。

“小道参见陛下,参见太孙殿下。”

三清大殿内香烟袅袅。

几个身着深色道袍的道家高层正对着朱小宝和朱元璋躬身行礼。

“行了,都是自家人,别多礼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殿内熟悉的三清塑像,语气随意得像是走亲戚。

“今儿个刚好路过,想着你们这儿的斋饭清淡,过来垫垫肚子。”

“哎!好嘞!”

李思松忙应着,转身就吩咐身后的道童。

“快,去后厨说一声,备上咱们观里最精致的素斋,多做几样爽口的菜,一定要用新收的米和竹笋。”

他又转向二人,脸上堆着温和的笑。

“陛下,太孙殿下,你们先在这罗汉榻上歇歇脚,小道这就去取去年窖藏的云雾茶,泡上一壶给您二位解乏。”

朱元璋在榻边坐下,摸着冰凉的扶手乐呵道。

“好啊,早就听说你们道家的茶养人,今儿个正好尝尝鲜,也学学你们清静心、寡私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