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殿下,老李死了(1 / 2)

纪纲故作恍然地“哦”了一声,慢条斯理道。

“秦大人忘了?前阵子下官让您查的那个李辟地,您说没什么异常,可下官后来查明白了,他不仅是山东都司的逃兵,还是应天锦衣卫派来的细作呢!”

秦松瞬间明白了过来,胸腔里的气血轰地炸开,他死死盯着纪纲,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纪纲!你敢阴我?!”

当初查的时候明明没问题,李辟地又是纪纲发现的,他肯定是故意设了圈套,让自己查不出破绽!

纪纲笑得更欢了。

“大人多虑了!”

“咱们同朝为官,我为啥要阴你?您要是没做亏心事,急什么?”

“是不是背叛了燕王,跟我回隐鳞密卫一查便知。”

秦松倒吸一口凉气,明明是寒冬腊月,额头却直冒汗。

他心头最惧的,从不是纪纲的阴险,他怕的是燕王。

殿下向来明察,绝不可能连查都不查,就任凭纪纲来拿自己。

唯一的解释,便是……

燕王,放弃他了!

“哈哈哈!”

秦松突然爆发出一阵凄厉的大笑。

“老子跟着燕王出生入死,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守了北平一辈子!到头来,居然比不上你这个半路钻进来的外人?!”

他猛地转头,猩红的眼睛死死盯住纪纲。

“想抓我?你也配?!”

话音未落,他反手从身旁侍卫腰间夺过一把刀,刀光带着风声直劈纪纲面门。

纪纲却只是轻轻摇头,眼中寒光骤然亮起。

他不退反进,侧身避开刀锋的瞬间,左手如铁钳般按住秦松的肩膀,右手匕首已快如闪电般抵住对方脖颈,接着手腕微微一旋,寒光闪过。

“呃……噗……”

鲜血猛地从秦松的脖颈处喷涌而出,溅红了廊下的青石板,也溅了纪纲半袖。

他瞪大着眼睛,瞳孔里还凝固着不甘与滔天的恨意,身子却像断了线的木偶,缓缓瘫软在地,最后一声闷响,彻底没了声息。

十一月底。

弹劾蓝玉那阵风波过去俩月,大明朝廷忙着调整人事、稳住地方政权。

之前吏部郎中谢伦领头的文官集团闹得地方吏治一团糟,好在折腾俩月,总算恢复了往日秩序。

朱小宝还下了道狠令,让三地市舶司跟琉球、吕宋彻底断交,贸易往来全给掐了。

这还不算完,礼部又给东南海域各国发了通令。

谁要是敢跟琉球、吕宋做生意,大明的市舶司就跟谁断交。

眼瞅着入冬了,各路番邦对棉花的需求越来越急。

他们那儿手工业哪比得上大明,棉衣棉被缺口老大了。

更别说早就用惯了大明茶叶、土豆、红薯的番国,日子过得离了大明,根本就转不动。

所以大明这外贸政策一出台,其他海岛国没一个敢跟琉球、吕宋继续往来的。

明摆着是让他们在大明和这俩小国之间选边站。

这招是阳谋,也是赤裸裸的威胁。

可就算看明白了,谁也不敢炸刺。

没多久,爪哇、苏门答刺这些国家就先后宣布跟吕宋、琉球断交。

短短俩月,琉球和吕宋的外贸全被掐断,经济一天比一天差,国内老百姓怨声载道。

更要命的还在后头。

入冬后没了棉衣,两国冻死的百姓噌噌往上涨。

缺了进口的土豆、红薯,饿死的人更是一天比一天多。

两国国王这才慌了神,俩月里给大明礼部送了无数封国书,就求着恢复贸易。

可朱小宝压根没这好心,国书送到礼部,他连瞅都懒得瞅一眼。

到了十一月底,琉球和吕宋的国王还想硬撑,琢磨着怎么讨好大明恢复贸易,可他们的老百姓已经忍不了了。

两国接连爆发了好几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商人暴动。

这俩国家的阶级结构跟大明不一样。

大明是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可他俩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粮食产量上不去,社会阶层是以商人为主,商人在国内地位高得很。

才俩月功夫,国内局势就彻底绷不住了,各阶层的反抗在十一月底达到了顶点。

两国国王几次求大明帮忙都没回音,简直快绝望了。

十二月初,琉球和吕宋的现任国王被推翻,新政权赶紧送了一堆奇珍异宝和钱财过来,就盼着能跟大明恢复正常贸易。

这时候,朱小宝才让内阁酌情跟他们谈谈。

这群贱骨头,不给点厉害尝尝,永远不知道大明有多强。

腊月初五,大雪。

红墙灰瓦的紫禁城被盖上了一层白雪,美得跟画儿似的。

蓝玉一脸悲痛地往谨身殿赶。

到了门口,弹了弹身上的雪,就被传进去见朱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