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飞鸟尽,良弓藏(1 / 2)

深夜,北平王府。

一间暖阁内,灯火摇曳。

屋内无烟煤铜盆里的火苗蹿得正旺,将满室烘得如盛夏般燥热。

朱棣端着茶盏,目光如淬了冰的刀子,死死锁在纪纲身上。

“这么说,你抓到的李辟地是锦衣卫的人,他还在暗中探查我在北平的军事部署?”

纪纲忙不迭点头。

“是!千真万确!”

朱棣的目光陡然冷了几分,像刀子似的刮过他的脸。

“我记得跟你说过,不许越级禀报,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

纪纲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能感觉到头顶那股子慑人的威压,却依旧硬着头皮。

“回禀殿下,若是换了旁的事,下官自然会先向秦指挥禀报。”

他话锋一转,声音里添了几分刻意的急切。

“可这李辟地,先前秦指挥已经查过一次,那么多显眼的破绽,他偏偏视而不见,下官实在不敢再耽搁王爷的大事,才斗胆深夜求见啊!”

话音落,暖阁里只剩下烛火摇曳的噼啪声,铜盆里的火星偶尔爆溅,映得朱棣脸上的阴影忽明忽暗。

过了好一阵子,朱棣才缓缓开口。

“这认罪书上写得这般详细,是那犯人自己吐的实言,还是你们动了私刑,屈打成招的?”

他目光陡然一厉。

“我最恨的,就是被人当傻子糊弄。”

纪纲心里咯噔一下,后颈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顺着衣领往下淌。

可事已至此,他哪还有退缩的余地?

“回殿下,是那李辟地自己扛不住拷打,亲口招认的,绝无半分虚言!”

朱棣嘴角忽然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哦?是吗?”

纪纲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明白,燕王的心思深沉得很,绝非轻易能蒙骗过去的。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能死死咬住牙关,再一次重声道。

“是!”

砰的一声,朱棣猛地将茶盏顿在案上。

他霍然起身,带起一阵风。

“那正好,带我去瞧瞧!”

纪纲迟疑了一下,赶紧应道。

“王爷请!”

夜色里,朱棣孤身跟着纪纲往胡同深处走去,没带一个随从,也丝毫不怕纪纲耍花样。

纪纲这会儿走路跟踩棉花似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好几次都想干脆对朱棣下手。

可想着身后那虎背熊腰的汉子,身上那股子不怒自威的气势,他愣是没敢生出半点反心。

走了不知多久,终于到了一处屋子。

朱棣抬手推开门,昏黄的油灯下,李辟地被死死绑在柱子上,浑身血肉模糊,早已不成人形。

他只淡淡扫了一眼,便抖了抖手里的认罪书,声音平静无波。

“这是你认的?”

李辟地惨笑道。

“是是是,我认了,认了!实在扛不住了,就当我反叛了吧!”

朱棣看着他浑身是血、皮开肉绽的样子,点点头。

“那你查到什么了?北平的军事部署都摸清了?消息送出去了没?你的接头人又是谁?”

李辟地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头。

“没……没接头人……刚查了点皮毛,正准备走,就被抓了……”

朱棣盯着他看了片刻,没再追问,转身走了。

纪纲却愣在了原地,脑子里一团乱麻。

不对劲啊!

这供状明明是汪四屈打成招编的,李辟地怎么会顺着说呢?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好像有张无形的网正在朝自己收紧,可又想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能赶紧跟上朱棣回燕王府。

朱棣盯着纪纲看了半天,突然问道。

“你和秦松比,谁更能打?”

纪纲毫不谦虚。

“下官不敢吹牛,收拾秦指挥还是绰绰有余的。”

朱棣嗤笑一声。

“你倒是挺有自信。”

“行了,我给你权力,你好好查,看秦指挥到底跟这人有啥牵连。”

纪纲激动得浑身发抖,忙不迭磕头。

“是,卑职定不辱使命!”

他躬身抱拳后,急急忙忙退了出去。

纪纲一走,姚广孝就从屏风后走了出来,一脸不解地问道。

“殿下,这事儿还没查清,怎么就这么草率做决定了?”

朱棣若有所思。

“隐鳞密卫不该有自己的心思,秦松是跟着我从军营里出来的,军中人脉太多。”

“我不想要这种人,反倒是纪纲,真到了需要他动手杀人的时候,他绝不会手软。”

“最关键的是他听话,还渴望权力,不用他用谁?”

在朱棣看来,李辟地的事是真是假根本不重要,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