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解局之策!沈念:让大家都有台阶可(4 / 5)

官职)。

票拟检详官的人选由内阁推荐,小万历遴选,在六部与多个重要衙门中挑选,人数控制在十余人。

票拟检详官,皆拥有票拟之权,与内阁票拟平行操作。

即每日的奏疏,誊录相同的两份,一份交由内阁票拟,一份交由票拟检详官票拟。

之后,统一由小万历进行抉择批红,待张居正归来之日,便将此临时衙门废弃。

往昔,小万历修改票拟被视作对阁臣的不满。

但当下小万历修改驳斥票拟,将被视作正常操作,因为小万历就是票拟司最大的票拟官。

简单来讲——

就是令票拟司代替内阁首辅的一部分事务,为内阁减负的同时,也是为小万历亲政提前做准备。

另外。

也让一部分经常攻击内阁阁臣的官员知晓票拟的难度有多大。

这就相当于小万历暂时失去了张居正这位统筹所有事务的“秘书长”,但却拥有了一群“秘书侍从官”。

如此。

不但解决了张居正丁忧返乡朝政将乱的隐患,也使得保留张居正首辅之位有了充实的理由,即新政改革,不可动摇。

有些隐藏之意,沈念没有写,但张居正心里清楚。

此策看似要等张居正二十七个月,实则票拟司这个草台班子,根本不可能替代张居正的作用。

票拟,那是通过阅览无数奏疏,通过对大明各种事务的统筹了解后,才拥有的能力。

当下让沈念入内阁票拟,沈念都觉得力不从心,更别提其他人。

故而,沈念觉得,待到年初,便可寻理由使得张居正夺情回朝。

到那时,百官都能看出张居正的重要性,并且小万历的底气也能更硬一些,反观官员们反对的理由则会弱一些。

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解释。

张居正知晓沈念的这番布局,完全是为了让自己尽早归来。

这一刻。

向来坚强的张居正,眼眶泛红,逐渐湿润。

此时。

正是他最难受、最脆弱的时候,他需要关怀,但无数人却都在朝他捅刀子。

唯有沈念,给他送来了温暖,让所有人都有台阶可下。

“有此策,吾心安,吾愿意丁忧返乡!”张居正说道。

随后。

沈念为张居正磨墨,后者开始撰写丁忧请辞奏疏,并恳请小万历轻惩跪在午门前的官员们。

这一刻,文华殿内。

小万历也看罢了沈念撰写的解局之策,申时行根据沈念的意思偏向“利于陛下亲政”方向解释。

小万历听后,甚是高兴。

待设立票拟司后,看似是票拟检详官分了内阁之权,其实是小万历分了内阁之权。

且因有诸多票拟检详官的存在,他不会太过劳累。

在他眼里,沈念此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票拟检详官的设置。

若没有此官职差遣,让小万历亲自批阅奏疏,行使内阁首辅之责,他累死也干不完。

如此一来。

待明年年初,他便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再次夺情起复,使得张居正归来。

到那时。

反对夺情的官员们已知张居正的价值,在朝廷需要他的情况下,谁再阻拦,那就是找死。

小万历就在准备应下的时候,扭脸看了一眼冯保。

冯保立即会意,朝着小万历点了点头。

他非常乐意看到内阁之权被削弱。

他也希望将首辅之位一直留给张居正。

因为一旦更换首辅,内廷有可能大变,而他的位置也极有可能不牢固。

这一刻,骑虎难下的小万历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他也不想当暴君,无奈这些官员逼得太狠了!

片刻后。

吕调阳、马自强、殷正茂三大阁臣全被召入文华殿。

小万历总要问一问这三人的想法。

三人看过此解局之策后,纷纷表示赞同,设立票拟司,便没有人能挤进内阁了。

他们只需求稳,等待张居正归来即可。

半个时辰后。

距离午时已不足两刻钟。

小万历收到了张居正恳请丁忧返乡并为午门外官员求情的奏疏。

小万历看罢后,让众人都看了一遍。

申时行看完后,立即站出来说道:“陛下,此难已解,臣恳请轻惩午门外待廷杖的十二人,他们或许是被人利用,但对朝廷实乃一片公心啊!”

“臣附议!”

“臣附议!”

……

吕调阳、马自强等人皆出列拱手。

小万历想了想,道:“因元辅求情,朕可不将他们发配极边充军,可保留官职,但廷杖不能免,不然日后,他们还有无数乱七八糟的招式针对朕,统统杖责四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