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乔所在的院子,相当于京城内的一方净土了,不管外面怎么闹腾,他这里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院子里的人现在也不敢随意出门,除了购买生活物资之外,其他时间就老实待在家里。
小孩子们也不再外出乱跑,哪怕是去外面的公共厕所,也是大人领着一起去。
再小一点的孩子就用便盆解决,之后大人再出去给倒掉,家里有男人的,女人就尽量不出门。
方兰那边只能让胡雷去做这件事了,再怎么倒便盆这种事,她是不好意思麻烦人家小季的。
南乔去倒自家便盆的时候,就带着胡雷一起,这小子拿着自家的。
其实出了院子,去胡同口的厕所,这点距离也没啥危险,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呢?
那群人不走,京城的治安就好不了。
胡雷年龄小,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他忍不住询问了师父。
但这个问题,南乔没有给予任何回答,甚至不予置评,只说等他长大后就明白了。
也是这里面牵扯了太多的东西,他实在不方便说。
更关键的是人性,任何一件事,波及到的人数越多,那人性就越复杂,不管好事还是坏事,最终都会因为人性中的恶,出现很多变故。
看着胡雷眼里的懵懂,南乔也不禁感叹道:“你小子运气算不错了。”
胡雷:(;′?`)>
此时的胡雷完全就不明白南乔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但大人们都明白,这件事还是李卫国回来说的。
作为穿越者,再加上本身比较善良的性格,和邻居们相处的也不错,有些事情李卫国就提前说了。
当然,用的理由就是自己提前得到了消息,家里有适龄孩子的话,早做准备吧。
特殊时期的前期,还是号召年轻人下乡助农,街道的人会挨家挨户的劝说,希望有人能主动报名下乡。
等再过两年,那就不是号召了,是强制,只要达到下乡标准的,都得去。
就南乔住的这个院子,符合标准的有孙家和张家。
孙家的次子孙安就算死了,家里还有孙静呢,她今年15岁了,等到强制下乡的时候,年龄刚好合适。
一个在京城长大的姑娘家,让她去下乡,指不定去哪里呢,家里人怎么可能放心。
张天明家也是一样,他家有三个孩子,长子比孙静还大一岁,可以说特殊时期这些年,他家起码要下乡两个儿子。
不想下乡的话,就只有一个办法,赶在下乡之前给孩子解决工作问题,不管花多少钱,都得买下来一个工作。
李卫国就是这个意思,趁着现在很多人还没有这个意识,早下决断。
这方面孙成是最有魄力的,他当司机捞的那些外快,除了给长子孙平解决了工作问题之外,还攒着钱准备给孙安也找一个呢。
孙安既然不在了,那就落在孙静身上吧,再怎么也是亲闺女啊。
正好孙静刚刚初中毕业,也考上了高中,但现在学校停课,她就在家里待着。
15岁的孙静现在去干活还有点早,孙成就准备豁出去了,不管花多少钱,哪怕是临时工的名额,都得买一个回来。
买回来的名额就让自己媳妇去干着,也不在乎能不能干好,先把这个坑占住了。
闺女那边该读书就读书,要是真学有所成,在赶上下乡的政策强制之前,大不了就接替了亲妈的工作就是了。
张天明这边就没辙了,全家五口人,就指望他一个人的工资来生活,平日里也没有什么捞外快的机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哪里还有多余的钱买工作。
李卫国说的话,张天明也在发愁。
想要靠着买工作这条路来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这是不可能的,那他只能早做准备。
这件事还是张天明和院里几个人凑在一起商量出来的结果。
听张天明说了难处后,李卫国提出建议:“既然改变不了必须下乡的事实,那就提前下乡。”
张天明不解:“这不是提前下乡遭罪去了吗?”
“任何事情都赶早不赶晚,现在主动去下乡,还能和街道办谈点条件,别的不说,起码找最近的乡下去啊。”
张天明恍然大悟:“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现在有的是地方可挑,等强制下乡的时候,真就不知道会被分配到哪里去了。”
这个时候,南乔也说话了:“要是做好了下乡的准备的话,那就让你家老大来跟着我学点本事吧。”
张天明感激不尽。
“人不管在哪,会一门手艺,总比什么都不会要强。”
这句话,张天明深以为然,他也想着让儿子多学点,他不禁问道:“小季,你说让我家老大学什么好?”
“乡下那种地方,物资并不丰富,就算会厨艺也没什么用,倒不如...学学木工,赶在出发之前,能学成什么样都行。”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