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西门堂同意了给关东军两天时间,倒是不用太着急。
大山岩召集麾下的骨干将领,商议往哪里撤退。
坂田武夫的意见,是进入西南,找蜀王李闯深度合作。
宁王李牧现在实力大降,靠不住。
更何况,西南的山太多,只要关东军进入了西南的山区,就不用再害怕西门堂的军队。
就算西门堂想要继续追击关东军,在山区里面,难度将非常大。
西门堂的重型武器,比如坦克军团将没有用武之地。
所以,
进入西南的话,关东军的生存希望大大提升,并能有效拖住西门堂的主力。
不过,
岸边文宽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从随州进入西南的话,路途遥远,并且要经过襄阳,万一蜀王李闯不同意,到时候腹背受敌。
他建议关东军往两广地区撤退。
首先是前往湘南,然后进入两广地区。
由于西门堂目前的进攻核心,并没有放在两广地区,关东军往两广地区撤退,是最明智的选择。
两广地区,不仅靠海,并且同样是山区。
同时,
他还建议大山岩将关东军的主力部队分散,化整为零,避免遭到西门堂的火力覆盖打击。
而且他明确告知大山岩,西门堂的主力不会在汉中地区停留太久时间。
因为北方的关麒麟与北俄合作后,蠢蠢欲动。
一旦大草原对大乾王朝的京城发动进攻,那么乾王陈杰一定会撤离汉中地区,前往京城。
到那个时候,
关东军又可以重新进入汉中地区。
虽然靠近赣南的九江府和苏南的金陵府,以及浙东和松江府都驻有西门堂的重兵。
但是一旦北方开战,这些地方的西门堂驻军,将大量抽调到北方。
到那个时候,关东军可以大肆扩张势力范围,搅乱大乾王朝的腹地。
从大局来看,
岸边文宽的策略,的确符合关东军的利益。
大山岩低头沉默了片刻,最后决定采用岸边文宽的这个建议。
先往湘南撤退,然后前往两广地区。
原因很简单,他也感觉蜀王李闯和宁王李牧这两位藩王,靠不住。
不过,
他没有让关东军分散,化整为零,而是先撤退到湘南再说。
规划好了撤退的路线,关东军立马开始动身。
毕竟根据陈杰的合作条件,只有两天的时间。
如果不赶紧撤离随州的话,到时候西门堂再攻城随州,那可就白给这么多东西了。
大山岩这个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喜欢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他知道随州离孝感府太近,不安全。
所以,
运送银圆和粮食,以及马匹,耕牛等物资时,他派出坂田武夫和高桥守正各自率领三万关东军精锐部队,负责押运剩余的物资退守到应城。
因为不管关东军最后从哪个方向撤退,都需要将物资送到孝感。
一旦确认安全后,关东军轻装上阵,撤退的速度明显加快。
到那个时候,就算西门堂出尔反尔,也很难追上关东军。
于是,
大山岩和岸边文宽,大岛雄武,柳生麻园等将领,率领关东军主力部队,撤离随州,往湘南方向转移。
他准备与坂田武夫和高桥守正的部队,在应城集合,然后撤离到长沙。
这时大山岩身边的关东军精锐有十二万人马,大乾叛军二十三万。
一共三十五万大军,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为了安全起见,大山岩兵分四路,命令岸边文宽负责断后,大岛雄武在右翼,柳生麻园在左翼。
他自己亲自率领大军主力在中间。
四路大军,浩浩荡荡往应城方向出发。
不过,
大山岩的人马刚离开随州不到二十公里,负责断后的岸边文宽,就听到身后传来猛烈的炮击声。
对于火炮的密集轰炸声音,关东军的所有人都非常熟悉。
除了西门堂的迫击炮火力覆盖,还没有哪一支军队,拥有如此凶猛的火力。
岸边文宽转头看向随州方向,只见一路大军在后面急追而来,尘土漫天。
西门堂重装旅!
该死的——!
西门堂怎么派出了重装旅坦克,展开追击?
双方不是已经谈妥了合作吗?
岸边文宽心里一惊,正准备向大山岩汇报,让军队停下,迎战西门堂。
不过,
他还没有出声,没想到关东军内部一下子乱套了。
现在的东洋联军士兵,哪里还敢跟西门堂军队交战?
当看到西门堂的坦克军团出现。
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