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和文君往巡抚衙门赶去,而宝山和郑因则和其他大夫们在疫病区紧张地忙碌着。已经在那里的大夫看到他们来了,就像天降救星,拉着他们马不停蹄地研究了起来。
宝山和郑因毕竟是盛名之下,其实无虚,给一些病人诊过脉之后,很快就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方案。
他们这边紧张地忙碌着,并州那边,沈芥他们也已经在那里忙了快一个月了。到了那边,他们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勘探两个受灾县中间的苍山,寻找水源。
这期间,他们也收到过不少来自京城的信件。沈芥这边,宝山和卫长安都有来过信。宝山这封信是在她出发豫州之前寄出去的。把太医令林芝卷进阿芙蓉事件的事,简要地概括了一下,并且把自己即将要出发到豫州去治疗瘟疫的事也告诉了沈芥。
卫长安来信主要说了两件事,一件是阿芙蓉事件,阿芙蓉事件因为证据不足,只推出了几个无关紧要的人当替罪羊,没有能把宋承远等人一网打尽,让他在那边小心防备。
另一件是说,他把宝山交给他的,关于宫中贵人们的一些不法罪证呈给了皇上,皇上大怒,齐王和楚王的地位岌岌可危,而秦王越发的受宠了的事简单说了下,朝中局势现在千变万化,。
沈芥看着来信,心情翻江倒海。他得知宋承远居然让庄园里的佃户顶罪,气得跑到山上发泄了一会儿,让卫长安担心不已。不过,好在沈芥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逃得了初一也逃不了十五。
至于几位王爷之间的争斗,也让他大开眼界。他想起了在自己出发之前,秦王来找过自己。从他对自己说的那番话里可以看出,他也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没想到这么快就已经让皇上这么器重他了。但是他直觉齐王和楚王不会这么容易就被秦王比下去,肯定会暗中有所行动。
而且根据卫长安给他描述的,他们之前暗中的一些举动,可以想见,他们的手段有多么毒辣。宝山跟秦王一起出去治疗瘟疫,他都有些担心宝山的安危。不过,卫长安信中说他有派人跟过去保护宝山的安全,又稍稍放心了些。
还是专心把自己这边的事情做完,早点回去复命。好在前两天,他终于勘定一处地点,认定由这一处往下挖,必定会挖到水源。
来并州以后,公输立方十分配合他。他说要从这个地方往下挖,公输立方马上就安排人着手开始打井,倒让沈芥刮目相看。不管他有没有其他什么目的,只要他能够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不拿百姓的性命开玩笑,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先放放。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公输立方其实心里早已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从齐王的来信中,他知道皇上已经掌握了他和齐王几年前修建太康殿时贪墨钱财的证据。要是这趟他并州的差事办的不好,回去之后就是数罪并罚。所以他此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他写了一封信给他弟弟,要让他加快去跟楚王殿下结盟的步伐,殊不知他弟弟私下早就开始行动了,只是没有告诉他而已。只是他不知道,其实眼下投靠楚王也不是什么好出路,当然,这是后话了。
现在,他想的就是,尽快协助沈芥找到水源,然后想个万全之策除掉他,让这些功劳为他一人所有。
他们找准了地点之后,就开始往下打桩,像挖水井那样往下挖去,寻找水源。挖了一天,往下挖了将近十米,一般水井到这个深度就会有水。但是,他们往下挖却只挖到了黄土。一天过后,就有一些人心里犯嘀咕,认为是沈芥找错了地方。
公输立方询问沈芥的意见,沈芥坚定地叫他们继续往下挖。公输立方想了想,还是叫挖的人听沈芥的话来办。
直到挖到第三天,挖下去将近二十五米,终于挖到了水源。
鉴于他们是要引水去灌溉山不断的扩大,之后再派工人下去,安装取水工具。
这个工具也是沈芥制造出来的,像一根水管一样,是用竹子做的。在地面用转轮控制,只要转动转轮就可以让水通过竹子被抽上来,输送到山下去。
众人都没有见过这种工具,都感到十分惊奇,沈芥在一口水井里面给他们演示了一番之后,众人都啧啧称奇,对沈芥大为赞叹,将他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甚至说他是人间的龙王爷。
公输立方嫉妒得眼睛都红了,他也确实佩服沈芥居然能如此有想法。
下去安装这种工具需要三十名工人左右,要在当地居民里找身强力壮的来担任。
因为引出水源就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给他们生的希望,所以当地的青壮年百姓都争先恐后地来报名,很快便选拔出了三十名身强力壮、身手矫捷的年轻人。
沈芥给他们培训了一番之后,由公输立方挑了个黄道吉日,定于三天后上午巳时初刻,让他们下去安装。
其实按照沈芥的想法,第二天就可以安装了,早一天安装早一天取水,就可以早一天解决干旱的问题。
但是公输立方坚持说选个黄道吉日会得到上天的保佑,磨刀不误砍柴工,沈芥便也不和他争论,随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