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工程师啊,我听人讲,你们这个新技术,能够把资源的提取率提高三倍,这是不是真的?”
人群中,有人开始向刘炎林发问了。
众人闻言,都安静下来,等着听刘炎林的回答。这个问题,也是他们大家都关心的。
刘炎林用手指了指面前的小山坡,问道:“这样一座山,如果交给你们去采,你们能采出多少矿来?”
众人齐齐转头去看小山,估算着这座山的大小,以及山体表面矿土层的厚薄。大家都是有些经验的,看过一阵,就有人报出了数字:
“如果是我来采,一年15吨没问题,能够连续采上七八年,加起来,120吨的样子吧。”
听到这话,有好几个人都“呃”了一声,似乎是想说点什么,但旋即就有另一个人接了过去,说道:“我觉得,如果采矿的时候精细一点,一百三四十吨也是有可能的。”
“对对,130吨的样子吧,多了就有点难度了。”
“是啊是啊,少于130吨就纯亏本了。”
刘炎林原本是准备了一番说辞的,听到众人的回答,他不由得一愕,满肚子的话顿时就卡壳了。
不对啊,我写的剧本不是这样的台词啊,这些群众演员怎么改词了?
这时候,就听到旁边有人朗声说道:
“刚才是谁说这座山头能采出130吨矿的,说这种话的人,现在就可以回去了,赶紧走吧,别耽误你们发财。”
众人看去,发现说话的是此前一直站在不远处旁观的那个年轻人。大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但有人认识年轻人身边的那个中年人,知道他是泽研所的裴副所长,据说是和县长的官一样大的。
那位裴副所长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他用手向那年轻人示意了一下,对众人介绍道:
“这位是省里派下来督察稀土开发工作的特别助理高凡同志,他带来了省里关于稀土开发的最新指示。”
此言一出,现场又是一阵鼓噪:
“什么什么,这个人是特什么助?”
“好像是助什么理吧。”
“那不就是电影里说的特派员吗?”
“特派员,那不就是坏人吗?”
“嘘,你不要命了……”
听到“特派员”这个说法,大家都觉得背心有点发凉,刚才看到新工艺时因为激动而流出来的汗开始冷却了。
矿主们的年龄大致都在三四十岁的区段,文化程度不高,但好歹也是看过一些老电影的。老电影里,但凡出现个“特派员”,必定就是要搞风搞雨的,不把革命事业折腾黄不算数的那种。
电影里的特派员都是斯斯文文的小白脸,与眼前这位年轻人还真有几分神似。
高凡不知道大家心里在琢磨什么,但他能够感觉到大家对他的心态有几分畏惧,也有几分警惕。他索性上前一步,冷冷地说道:
“怎么,不吹牛了?你们倒是接着吹啊。就这么一座小山头,你们谁能采出120吨稀土,我去跟省里说,把你们县长撸了,让你们去当,带领全县一夜之间脱贫致富,功在千秋。”
众人都不敢吭声了,好家伙,一句话就能把县长撸了,这个特派员真的了不得,最起码也是给那谁谁谁拎过包的吧。
自己不过是个赚了点小钱的农民,哪得罪得起这种牛人啊。
最关键的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所谓能采出120吨稀土,完全就是在吹牛啊。以大家现在的生产工艺,这样一座山头,一年也就是采个10吨左右,能采满6年都算是精细化管理的模范了。一般情况下采到第5年就找不到富矿了,总共能采出60吨稀土就算成功了。
60吨稀土,按2.3万元每吨的价格,合计能卖出138万,成本70万,承包费30万,还要打点一下各路神仙,最后能够落袋的有30多万,比种田打工要强得多。
大家听说了泽研所搞出来的新工艺能够让产量翻番,都是带着学一门新技术回去发财的心理,跑到尤塘来的。
泽研所教大家新技术,肯定是要收费的。而这个收费的标准,就取决于这项新技术值多少钱。
刚才最先出声的那位矿主,正是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才把自己的产量夸大了一倍。因为这样一来,泽研所的新技术就显得没那么高大上了,收取技术转让费的时候,自然也就要打个折扣。
其他矿主有的一开始没想到这一点,被别人一点拨,也就懂了,所以纷纷附和,而且一个赛一个地能吹,倒是把老实木讷的刘炎林给整哑火了。
高凡事先是了解过内情的,刚才又向裴恒学确认了一下,知道矿主们是在吹牛。再见刘炎林被大家难住了,这才出来呛声。
“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国家对于固南县的稀土开发乱象非常重视,领导人已经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对所有滥开滥采的稀土矿进行整治。全县的稀土矿,承包费要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计算,最起码要翻一番。这样一座山头,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