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刘员外家的粮(1 / 2)

严映雪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她顺着陈昭的思路分析道:

“那倒是极有可能。

若凶手当年只是个孩子,目睹了亲人罹难或某种不公,甚至可能自身也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这份仇恨种子深埋心中二十年。

如今他学有所成,或是掌握了某种诡异手段,便回来逐一寻仇。”

她顿了顿,又道:

“孩子的心智与成人不同,或许当年之事在大人看来另有因果。

但在那孩子眼中,这些幸存者便是导致悲剧的仇人,执念更深,报复起来也更为酷烈。”

陈昭点点头,笑道:

“不错。而且他选择用这种隐秘而近乎巫蛊的方式杀人,或许正与他的经历有关。

可能他流落到了西南苗疆一带,习得了这等秘术。

其目标明确,只针对河湾村幸存者,说明仇恨的根源就在那场山洪前后?

亦或是灾后发生了诸如争夺资源、见死不救,甚至更不堪的事情。

使得某些幸存者在他眼中成了必须偿还血债的仇敌。”

正当两人深入推测之际,周文渊快步走了回来,拱手道:

“国公爷,紧急协查公文已拟好并用印。

下官已派快马信使分别送往京兆府及周边各县衙。

最迟明日午后应能陆续收到回音。”

陈昭点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耐心等候吧。”

半个时辰后。

堂外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与些许嘈杂人声。

只见严奇山风尘仆仆地大步走进堂内,抱拳复命,道:

“大人,卑职已将目前能找到的十一名河湾村幸存者全部请到!现已在二堂外等候。”

他身后,隐约可见一些面带惶恐,衣着朴素的百姓,正被衙役引着等候传唤。

陈昭目光一凝,放下茶盏,起身道:

“好!周县令,即刻升堂问话。本官要亲自听听,二十年前的那场灾难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陈昭步入二堂,于主位坐下,周文渊与严映雪分坐两侧,堂下衙役肃立。

那十一名幸存者被引了进来,个个面带惶恐,手足无措地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周文渊清了清嗓子,沉声道:

“堂下诸位乡邻不必过于惊慌。

今日请诸位前来,并非问罪。

本官有心要查清一桩旧事,关乎尔等故里河湾村二十年前那场山洪前后的真相。

这位可是当朝国公爷。

在国公爷面前,尔等务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若有半句虚言隐瞒,便是欺瞒朝廷,尔等可明白?”

众人听闻“国公爷”三字,更是吓得浑身一颤,连连磕头,纷纷道:

“小人明白!”

“小人绝不敢隐瞒!”

“请国公爷垂问!”

陈昭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开口道:

“都起来回话吧。

本官问你们,二十年前,河湾村遭逢山洪大难之前,村中可曾发生过什么异常之事?

或是……与外人结过什么怨仇?

灾后幸存之人之间,又可曾因粮食、财物、田亩等起过争执,甚至……见死不救,乃至更不堪之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你们仔细回想,任何细微之事都可能至关重要。

如今,或许正有人因当年旧事,前来寻仇索命了。”

陈昭话音落下,二堂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那十一名幸存者虽已站起身,却都深深埋着头,彼此交换着惶恐而犹豫的眼神,嘴唇嗫嚅着,竟无一人敢率先开口。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压抑。

仿佛二十年前那场洪水的阴影再次笼罩下来。

周文渊见状,眉头微皱,正要再次开口催促,却被陈昭以眼神制止。

陈昭并不急躁,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的脸庞。

良久,人群中一位年纪最长,头发花白的老者走了出来,

他颤抖着抬起眼皮,偷偷觑了陈昭一眼,又迅速低下,开口道:

“回国公爷的话……那场洪水……是天灾,可怕得很。

村子一下就没了……能逃出来已是万幸!

哪里、哪里还记得什么别的事……”

他这话说得吞吞吐吐,明显言不由衷。

他话音未落,旁边几个村民也跟着小声附和。

“是啊是啊,就是天灾!”

“过去太久了,记不清了……”

“以前的事情怎么还记得那么清楚啊!”

然而!

陈昭锐利的目光却捕捉到这些人闪烁其词。

而另有几人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有人甚至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