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
李哲始终记着明年夏天的那场暴雨,他改变不了暴雨,就只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陈镇长调侃道:”好家伙,我刚来你们村,茶还没喝上一口,就给我安排这么大的任务?”
李哲连忙解释:”陈镇长招待不周,您别见怪。我这人嘴笨性子急。就是想着把蔬菜大棚发展成咱镇的特色产业,带着乡亲们一起干,让家家户户都能靠种大棚过上好日子。争取用几年时间,把咱们镇建设成华西村、大邱庄那样的模范村。”
陈镇长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眼睛里透着的热忱劲儿不像是装出来的。年过半百的陈镇长早已看淡了仕途升迁,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退休前为乡亲们办几件实事儿。他不求大家念他的好,只要将来提起他的名字别骂娘就成。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李哲吓到了,陈镇长参观完大棚,连村委会都没去,就要走。
临走时,他将李哲叫了过去,又盯着对方看了一会儿:“李哲,你的想法不错,我会向上级领导反映。你整理一份蔬菜大棚的资料,写明想获得扶持和补贴内容,回头交给我。”
“陈镇长,您等我一下。”李哲说完跑进了三号大棚。等他再出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陈镇长,昨儿个听说您要来,我就已经准备好了。”
陈镇长愣了一下,接过文件摆摆手:“你们回去吧。”
目送陈镇长坐着卡车离开,王支书笑道:“好小子,你还真敢开口!”
李哲搓着手说:“陈镇长好不容易来一趟,这机会可不能错过。王叔,我这可是为全村人谋福利,您可得帮着使使劲。”
王支书被逗乐了:“嘿,你小子可真会给我戴高帽,我这把老骨头能帮上啥忙?“
李哲心里门儿清,他知道不管自己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上面领导肯定会有顾虑,少不了要找王支书核实情况。要是这位老支书能帮着说句话,那可比自己单打独斗强多了。
“王叔,我总往陈镇长那儿跑也不合适,这事还得劳您多费心。”
王支书郑重地点点头。这些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李哲的蔬菜大棚从无到有,他是亲眼看着建起来的,切切实实地赚到了钱。其实他早就在盘算着,来年要动员更多村民跟着李哲干。
没想到这年轻人比他还敢想敢干,居然主动找政府要扶持。王支书打心眼里佩服,也愿意全力支持。“成,明儿个我就去镇里,探探陈镇长的口风。”
李哲眼睛一亮,咧嘴笑道:“有您老这话撑腰,我这心里就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