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朱元璋:敢猜咱的心思!那就都死(1 / 3)

刑部主事李谦跪在堂中,囚衣湿了大半,分不清是汗是尿。

朱元璋盘腿坐在一张宽大的楠木交椅上,身子大半隐在阴影里,只有一只手搁在红木几上。

指尖缓慢地一下、一下,叩击着冰冷光滑的桌面。

咚,咚,咚。

旁边的炭盆烧得通红,暖气熏人。

朱标垂手立在侧,屏着呼吸。

“吕氏上位”朱元璋眼皮撩了一下,“你们这帮人就那么笃定?笃定常氏一去,咱会让吕氏来填这个坑?而不是再找个勋贵家的闺女?”

李谦趴在地上,抖成一团烂泥。

他牙齿咯咯打架,“陛……陛下罪臣……等不敢妄揣圣意”

“不敢?”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半分,那只叩击桌面的手停住了,“给咱说实话!”

李谦猛一哆嗦。

他知道再不说点掏心窝子的,今天怕是熬不过去。

“是因为那些勋贵他们早就把路走绝了啊陛下!”

他豁出去了,“洪武八年冬永平侯河阳屯田,他圈了三百顷!打死了地方里长!激起民变,陛下削了他的爵!押解入京下狱严惩……”

朱元璋手指动了动。

李谦喘着粗气,“可您听听底下人怎么说?他们说永平侯不过是在自己封地取几亩薄田,弄死个把草民,犯了多大的事儿?”

“接着讲。”朱元璋冷声道。

其实听到这里他就已经开始觉得,这些事,的确容易让人猜出他的心思。

但他不甘心,并不觉得自己的心思这么容易猜测。

李谦汗滴在地上。

“洪洪武九年开国公府,他家奴在凤阳祖陵边上圈地,设私堂,打伤打死了九个佃农。

“国公府保了那奴才,对外只推说说误伤……”

他抖得更厉害了。

“还有洪武十一年前那些事,圈地、抢掠民女、私设关卡、抗拒地方官府、私蓄兵甲、隐匿户口,被御史弹劾过,被陛下下过重典的勋贵子弟,前后足有二十三人!”

他缓过一口气。

“这些事勋贵们私下里,都不觉得是天大的错处,他们心里还留着前元那套投下食邑的老规矩!”

他彻底豁出去了,“他们觉得在自己的封地上,在那些他们说话顶用的地方,他们就是土皇帝!

“陛下您登基这些年削爵、收权、用重刑震慑,他们面儿上是怕了,可骨子里未必真服气!未必真断了那个念想!”

“所以……”朱元璋的声音更冷,“你们这帮人,就认准了,咱恨透了这帮鼻孔朝天的旧勋贵?”

“所以常氏一死,咱宁可让个文官女儿上来,也绝不会再让勋贵之女踏进东宫门槛?”

“生怕她们再生下流着勋贵血的皇孙,将来又弄出一堆仗着裙带关系横行霸道的强龙地头蛇?来拖累,来钳制咱的后人?!”

李谦“哐当”一声软倒在地。

身体弓着,像只煮熟的虾子。

他瘫在那,不再争辩,这无声的死寂,比最激烈的否认,更像一把锤,重重砸实了朱元璋的心里。

朱元璋靠回椅背,脊梁骨绷得笔直。

他一直知道朝野私底下有这种猜测。

他废了多大的力气。

杀了多少人。

流的血足够染红几条街。

才把勋贵那根蠢蠢欲动、想裂土称王的脊梁骨打断。

才把皇权威严,死死焊在天上。

如今,这些他立起的铁规矩,这些他洒的血,竟成了这群下臣把吕氏那贱人捧到东宫主位上的最强硬的推手?!

这帮混账把他这皇帝的心思摸得这么准!

算得这么死!

像在盘子里看着一颗活蹦乱跳的棋子!

大殿里一片死寂。

只剩下李谦压抑不住的抽噎。

还有牙齿“格格格”打颤的细碎声响。

朱标站在几步外。

那冰冷清晰的剖析,剥开了东宫旧事最里层,最朴素的逻辑。

那些看似复杂如蛛网的阴谋,拨开了层层面纱,露出的竟是最直白最凶狠的人性贪妄!

勋贵强横不得圣心,文官根基浅容易掌控,吕氏便顺势爬了上去。

多么“朴实无华”的道理,又是多么致命的算计!

蒋瓛像是柱子投下的影子,纹丝不动,眼观鼻,鼻观心。

朱元璋盯着藻井上那盘踞的金龙。

金漆剥落了些许,那龙眼空洞,却仿佛在睥睨着他,也像是在无声地嘲笑。

……

徐国公府暖阁。

炉火烧得正旺。

徐达抱着小马寻坐在宽塌上。

小家伙胖手紧紧揪着他一绺胡子,“咯咯”地笑。

徐妙云手里端着一碗莲子汤,正一勺一勺的喝着。

徐辉祖、徐增寿坐在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