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让晋王监国?这不是胡闹吗!(3 / 3)

山,而座主则通过遍布朝野的门生,构建起一个强大无比的政治同盟。

无论是在日常政务中相互呼应,还是在政治风波中同气连枝,这张由“师生”关系编织成的大网都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万历朝权倾一时的首辅张居正,其改革能推行下去,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他多次担任考官所积累的庞大门生群体的支持。

此外担任主考官本身,就是对其学术地位、道德文章的最高肯定,能极大地提升个人声望和话语权。

正因为如此巨大的诱惑,在座的几位阁臣尽管表面上依旧保持着文人雅士的矜持,但内心深处谁不对这“癸未科主考官”的位置抱有期望?

只是按照惯例,最终人选需由皇帝钦定,内阁通常只是推荐数名人选供皇帝参考。

当然,作为位极人臣的内阁大学士,他们也可以私下上疏,委婉地表达愿意为国家选拔人才尽力的意愿。

在某些情况下,皇帝也会酌情考虑。

但这种做法终究有些“毛遂自荐”的意味,显得过于急切,有失大臣体面,若非特殊情况或有十足把握,一般人是绝不会轻易尝试的。

至少在座的几人是拉不下这个脸面的。

然而,就在众人一边商议着考务细节,一边各自思量,气氛微妙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首辅薛国观却突然清了清嗓子。

他的声音比平日略显低沉,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诸位,今日商议科考大事,老夫心中亦是感慨万千,正好有件关乎老夫自身前程的事,想趁此机会,先行告知诸位同僚。”

几位阁臣闻言,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薛国观。

值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连炭火盆的声音都似乎了下去。

大家都预感到,薛国观要的绝非寻常事。

只见薛国观缓缓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脸上露出一丝疲惫而又释然的笑容缓缓道:

“不瞒诸位,老夫自觉年事已高,近来常感精力不济,处理政务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批阅奏章时不过一两个时辰,便觉目眩头晕,难以持续,自思尸位素餐已久,于国于己,皆非长久之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惊愕的脸庞继续道:

“故而老夫已决意,待到来年三月,科考大典圆满幕,开海一事也顺利完成之后,便向陛下上表,恳请骸骨,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什么?”

“首辅大人,此事万万不可!”

“阁老,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您怎能轻言离去?”

值房内顿时响起一片劝阻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