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反杀刺客(1 / 2)

第五连已完成第一阶段替换演练,从演练营地撤离三里后进入战备休整,假营帐未撤,外部照常升炊冒烟,内中却已空空如也。

这不是练兵,是诱敌。

东风军每一处调动,都是给人看的。

看的不是越国边军,也不是西域使者,而是那一个个还藏在各地山头、关口、寨外的十八国耳目。

他们不敢走近,只能靠远望,只能靠夜探,只能靠“传闻”拼接秦军的动向。

他们要看的是:“秦国动没动?”

而东风军给出的答案是:“在动,但又没动!”

战旗升起又落下,哨所换岗频繁,却始终不调主力、不开军车、不压粮驮。

兵在移,火在烧,却没有后续补给。

整整两周,营地调了三次,每次都虚张声势,最后都无功而返。

这一切,落在敌人眼中,便成了最危险的信号。

不是真的危险,而是“看不懂”的危险。

兵者诡道,最怕敌人看不懂。

敌人若能理解你的一举一动,哪怕你再强,他都能布防;可敌人若连你想不想动都无法断定,他就得自我设限、自我设防、自我内耗。

而秦浩,正在做的,就是让对手们自己把自己逼疯。

归辛树刚从南楚边地回来,步履未稳,鞋底尚带尘泥,一进秦王府便直接往东阁方向赶,门口香妃早已等候。

“人呢?”

“快到殿了!”

归辛树点头,拂尘落案,将三封密信一并放下,抬手用镇纸按住。

“南线三郡,原林绍旧部中已确认有两名百夫长与西域有联系!”

“但此二人皆未再公开露面,自石幕山庄事变后,便已从军中抽身,如今身份不明,推测已潜入地方!”

“秦王府‘反向线’已根据其最后驻足地,锁定七个可疑点!”

“其中五处为中小型祠堂,另两处为半废弃商栈!”

“可疑度最高的是南楚旧城永泰道观,观中接待流民极多,口粮调配并无登记,由香妃那边控制的县吏已经递报三次,但楚廷迟迟未批!”

香妃轻声道:“他们不想查!”

归辛树冷笑:“查了,就是西域人在他们地盘内布点。

楚王不会认,他若认了,就要对盟友出手,他出不起这个手!”

“可他若不查,观中的那条线就能继续发育!”

“等线通之后,再从此地渗透回边军—楚国兵权便将遭重!”

香妃眉头紧锁:“若按主上旧令,我们不该插手楚地军政!”

“但若让这条线养熟,他们就会反咬回来!”

归辛树点头:“所以我才急着回来!”

“这不是该不该插的问题,是他们已经伸到我们眼前了!”

“再不动,就不是布防,而是认怂!”

“我们不能退!”

秦浩站在屏风后,话未落音,手中已点起一道密令。

他从不提前多说废话,情势既定,执行即刻。

“永泰道观一事,交归辛树处理!”

“不需借口,不需通知,不许声张!”

“三日内,断线!”

“凡在观中被查出身属西域者,直接格杀!”

“楚王若问,就说‘误杀越地乱匪’!”

“他若再问,就递给他那份我们早准备好的‘越人入观朝拜记录’,让他自己读!”

“这一刀,我们不是出在楚人头上,是出在越人身上!”

“他若敢拦,就是包庇!”

“他若不拦,就是承认!”

“无论如何,我们都赢!”

归辛树低头:“明白!”

秦浩缓步走出屏风,手中卷轴尚未放下,目光已然落在西北方向的地形图上。

“另,越国北部柳阳道有无新线动静?”

香妃答:“暂无!”

“那就安排!”

“找个机会,在柳阳放一批难民,说是从西域边境逃过来的!”

“给他们带两封伪信,一封写‘楚王许西人借道’,一封写‘越王已令边军开仓迎客’!”

“放给谁看不重要,只要他们其中一人信了一成,那边防就乱了!”

“只要他们一乱,我们就能趁着‘救援’的名头,推军南下!”

“不是为了打,是为了逼!”

“逼楚王出手,逼越王立场!”

“我们要让这两人清楚—不站队可以,不选边不行!”

“十八国联盟已死,再无中立空间!”

“谁若想活,就得选个主人!”

“他们若不选,那就由我来替他们选!”

张青松此刻也自西境归来,一进厅门便沉声道:“主上,齐人彻底退了!”

“齐王令已下,撤边军三万,封东境九寨,复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