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济州岛易手(1 / 3)

就在大清铁蹄攻陷汉城,进逼南汉山城,围困朝鲜仁祖国王之际,远在半岛西南的济州岛,却仍是一片平静祥和的气氛。

朝鲜王朝于该岛设济州牧,下辖大静县和旌义县,由牧使统辖,驻有少量地方戍卫军队,但主要依靠本地豪族维持基本秩序。

岛上的居民主要以高、梁、夫三姓为主,他们是传说中济州岛三大仙人的后裔,世代掌控地方势力。

此外,岛上还有部分牧胡(蒙古后裔)和汉人流民(辽东逃难而来),这些人对朝鲜朝廷的忠诚度有限,还时常因各种原因闹出一点乱子,一度让济州地方官府疲于应付。

不过,相较于建奴侵入朝鲜这种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来说,济州岛上平日里的小打小闹就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1637年1月13日,腊月的寒风如利刃般刮过济州岛,将咸腥的海雾卷上城墙。

济州牧使金时敏坐在官厅官厅斑驳的檀木椅上,手中那封来自汉城的急报被他攥得发皱。

“清虏已攻陷王京,王上困守南汉山城!”

檐角铜铃在风中发出细碎的哀鸣,厅内弥漫着浓重的松烟墨味。

此时,他面色阴沉,良久不语,让厅内在坐的官员和士绅皆不由心怀惴惴。

他抬眼望向阶下,高氏家主高允中抚着银须,梁氏家主梁世勋把玩着翡翠扳指,夫氏家主夫世昌则将佩刀在靴底蹭得铮铮作响。

这三位掌控着济州岛七成田产与渔船的豪族,此刻正用不同姿态诠释着对国事的漠视。

“两位对汉城的局势怎么看?”金时敏的声音像浸透海水的麻绳,沙哑而紧绷。

高允中轻抿茶汤,茶沫沾在胡须上:“清虏势大,诸道皆溃,我区区济州,如何济得了事?”

梁世勋将扳指摘下又戴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前日刚清点过,岛上戍卫军只有四百二十三人,半数还老弱不堪。嗯,就算我三家鼎力相助,甚至倾巢而出,也是力有不逮.“

话说到一半,他又意味深长地瞥向夫世昌,“夫家的牧胡壮丁,怕是更愿意给清虏带路吧?“

夫世昌猛地起身,皮靴重重踏在青砖上:“梁翁,这是何意?那些牧胡早已归附数百年之久,怎会为清虏引路?况且,我夫家收留的辽东流民,哪个不是被建奴杀得家破人亡?“

“诸位,我们总要尽一份心的。”金时敏皱起了眉头,神色不虞地说道。

“使君大人,要为朝廷尽一份忠心,但我们需量力而行呀!”高允中言辞恳切地说道:“若是我济州仅凑三五百军士登陆上岸,无异于羊入虎群,有去无返呀!”

“三五百军士能济什么事?”金时敏猛地拍案,茶盏震落在地:“够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本官意已决,戍卫军四百,三家各出四百丁壮,再征调差役弓手,凑足两千人即刻渡海勤王!“

“这如何使得?”高允中立时变了色,神情惶急地说道:“使君,你这分明是要将我三家数百丁壮白白去送命呀!”

“是呀,使君。”方才为梁氏言语所激而一直愤愤的夫世昌也是跳了起来,“清虏十万大军汹汹而来,我济州即使勉强凑足两千之兵,但在清虏面前,那也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呀!……请使君三思!”

“舍生取义,死亦何所哉!”金时敏长身而起,怒目瞪视着三家豪族,“若是我朝鲜各道郡县官员士绅皆如你等,那离亡国灭族之危怕是为时不远矣!尔等历受朝廷恩禄,在国家和君王遭此厄运之际,怎能这般顾命惜身?”

“使君,就算我等粉身碎骨,与清虏拼尽全力,那也于大局无益呀!”

“住口!”金时敏勃然作色,伸手指着几家豪族,“值此朝廷危难之时,尔等……”

话音未落,整座官厅地面突然传来一丝震颤,窗外也传来闷雷般的轰鸣。

是冬雷?

嘶,不对,是火炮!

金时敏心神一震,踉跄扶住桌案,看见檐角铜铃疯狂摇晃,震落的铜锈像细雪般飘落。

“报!……”一名府卫惶然地跑来,脸色一片煞白,扑通跪倒在金时敏的面前,“报,使君,海上有敌来袭!”

“……西归浦港发现十余艘战船,未表明任何身份,炮火凶猛,正在强行登陆!”

“……”

厅内瞬间炸开锅。

高允中惶然起身,打翻了茶碗。

梁世勋的脸上的表情也僵住了,把玩的翡翠扳指也滚落在地。

夫世昌则霍然起身,抽出佩刀抵住厅门。

金时敏怔怔地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仿佛看到了冲天的硝烟和炮火。

“莫非是……清虏水师打来了?“

“快!召集戍卫军!“金时敏的吼声被第二波炮击淹没,“通知各乡,坚壁清野!梁世勋,立刻派人去港口……“

“使君,怕来不及了!“那名府卫嘶声说道,“敌船已靠岸,他们.他们的火器甚是厉害,戍卫根本无以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