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大明之后的改革(2 / 2)

在交接文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指印,李二狗紧绷的小脸才骤然松弛下来,长长吐出一口气。

回程的路上,他依旧坐在空荡荡的牛车上,却咧嘴笑着。

也头一次兴奋的对着赶车的差役开口,一遍遍重复。

“真进去了,一粒不少,我都盯着呢!”

东昌府的田野上,几十万亩土地第一次烙下了公有的印记。

徐白海站在刚平整好的打谷场边,默默看着这一切。

晚风吹动他洗得发白的青色书生袍角,这风里粗糙、真实,充满了汗味、泥土味和新生希望的气息。

黄公辅走到他身边,粗糙的手指间夹着一片麦粒,放在嘴里慢慢嚼着,感受着那新粮特有的、带着韧劲的甘甜。

这位红袍军大管家声音低沉而凝重。

“这把火,才刚刚点着,柴够不够干,风往哪边吹,硬木里藏着多少看不见的虫眼......都还难说。”

徐白海点点头,目光依旧投向远方。

他看见那个小小的身影,李二狗正从粮库方向蹦跳着跑来,手里似乎还捏着一张宝贵的纸片,那是他今日监督的凭证。

少年跑过田埂,脚步轻快,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肩负起了全新的使命。

然而,就在他快跑到村口时,脚步却猛地顿住了。

他转过身,朝着公仓定定地回望了一眼,亢奋的眼眸难以压抑。

这一刻,炊烟渐次,山东这片古老的土壤上,名为集体的思想,稚拙却坚韧的生长开来。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