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陛下贵为天子,合该有皇后、四妃、九嫔及婕妤、美人、才人……等一百零八佳丽。”
“臣妾心想,贵妃合该落到李妹妹身上,贤德淑妃则可暂时空置。”
“内院那几位姐姐妹妹,便以九嫔授之。”
“此事臣妾已经与几位姐姐妹妹商议好,唯有李妹妹之事未曾与陛下商议。”
封徽倒是没有让刘继隆烦恼,已经将各种事情都安排好了,如今只是来询问询问他的意见,便能定下此事。
刘继隆听后微微颔首,对于封徽将四妃中其余三妃位置留下也表示理解。
李梅灵毕竟是大唐公主,且还是李漼生前最宠信的公主,而刘继隆府中除封徽外的其他几名女子,虽然陪伴刘继隆甚久,可出身毕竟低微。
贸然将她们提拔到四妃的位置,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在羞辱李梅灵。
届时不止是李梅灵自己想不清楚,其余效忠刘继隆的大唐旧臣也会因此而来打扰他。
如今天下初定,他又刚刚处置了那么多人,再弄出别的事端,肯定会让人觉得新朝浮躁。
“此事便由细君安排便好。”
刘继隆将此事全权委托给了封徽,封徽见状便起身为他按捏了肩膀与头部的穴位,直到刘继隆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停下,她才对刘继隆告退离去。
在她走后,刘继隆继续返回桌案前处理朝政。
时间随着风雪飞越,爆竹之声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清晨作响。
由于五日后便是立国即位之日,故此今年的正旦大朝会,毫无疑问的被推迟到了元宵那日。
兴许是因为五日后便是立国之日,故此年味似乎都少了些,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五日后的登基立国之事。
在群臣与百姓的期盼中,正月初五如期而至,洛阳百姓将家中的爆竹都留在了这日引燃。
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在各街坊内作响,卯时三刻方才梳洗完毕的刘继隆,此刻才缓缓从行宫之中走出,出现在了北衙六军面前。
此刻的他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穿十二章纹服饰,手持玉圭,整个人展露六军众将及兵卒面前。
众将兵卒微微躬身,刘继隆则持着玉圭顺着毯子走向了行宫面前停好的玉辂。
礼部以六匹汗血宝马拉拽玉辂,玉辂前后有北衙六军作为仪仗,金吾卫执殳前导,吏员净水泼街,百姓纷纷禁足坊内,不得干扰。
待刘继隆走上玉辂并坐下,金吾卫及北衙六军纷纷开始行动,而乘马的李商隐与高进达则在玉辂左右并行。
一时间,队伍缓缓走出坊内,使得横街旌旗对对,甲仗森森。
銮驾绕洛阳城行走一圈,而后走天街踏上星津、天津、黄道三桥,来到紫薇城前,端门之下。
端门城门大开,数万人的队伍护卫玉辂进入端门甬道,但见眼前开阔,便是来到了大内之外的皇城。
各品秩官吏以官职大小,从大内排列两排至此处,随着玉辂经过而躬身作揖。
感受着声势浩大的景象与排场,便是久经战场的刘继隆,此刻也不免心情激荡起来。
前方高大的应天门已经敞开城门,待銮驾进入其中后,才刚刚通过甬道,便见到前方再度出现的永泰门。
连续快速穿过这两处城门甬道后,前方视线豁然开朗。
大内两侧数千官吏正在随着刘继隆经过而整齐划一的躬身行礼,每个人都身穿冕服,朝着刘继隆朝拜。
穿过漫长的大内,摆在面前的则是高大的乾元门。
北衙六军中的羽林、龙武四军在此留步,以神武军为主的神武天骑开始护卫銮驾进入乾元门。
穿过乾元门的甬道,展露出现的挤满百官的广场,还有远处经过数年重建的乾元殿。
刘继隆坐在玉辂内,可见殿基拔地如截云,五丈高台垒砌玄玉(汉白玉),面阔四十而开间十五,殿高十二而金瓦重檐。
对于数年没有返回大内的刘继隆来说,此时的乾元殿,倒是有了几分武周时期明楼的风采。
玉辂缓缓停下,刘继隆持着玉圭走下马车,摆在他眼前的是漫长的龙首御道。
他持着玉圭,在上万人注视下走上御道,一步一台阶。
此时此刻,他脑中记忆仿佛开始倒转,从他参加归义军再到自立门户争雄河陇,从讨灭论恐热再到与大唐决裂,东出争鼎。
回过神来,他已经走上了高台,太常卿杜荀鹤见状,随即令乐师们奏《永和》之乐,太史令李山甫持浑天仪车驾前,示“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乾元殿前设昊天上帝、五方帝神座,刘继隆见状从李商隐手中接过祝文,面朝北方跪读祝文:
“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命有归,降鉴下土;唐室陵迟,运数既终,烝民无主……而众庶惶惶,天序不可久旷;钦若昊天,敢不祗承!”
“遂于洛阳乾元殿,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汉,建元洪武。”
祝文结束,刘继隆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