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唐汉交际
“朱全忠……”
“臣在!”
日暮黄昏下,汉王府中堂书房内的刘继隆坐在书桌背后,从容自若,其目光则是在不断打量着眼前朱温。
年方二十二的朱温,身长不过五尺七八寸,体型肩宽背厚,肤色微黝,颧骨略高,更添几分凌厉。
若只是看其外貌,虽不至于相貌平平,但也不算出彩。
可若是与他对视,不管其面部表情如何,眼底始终透着股豺狼般的精光。
如今的他垂着睑,看似谦卑,实则眼底精光闪烁,如鹰隼窥伺猎物,须臾不离要害。
“汝觉得,吾应该如何治罪于汝”
“臣之罪,若以《贼盗律》则应该除罪不论,若以《名例律》则减罪二等。”
面对刘继隆的询问,朱温毕恭毕敬的回答着谢瞳教给他的那些相关律法,同时表现出十分谦卑。
“臣以饕餮酒肉,故为逆党所胁,虽来自首,然负殿下眷顾之恩,伏请治罪!”
朱温忽然叩首,稽首来请刘继隆治罪于他。
书房内气氛顿时变得安静下来,朱温保持叩首的姿势持续了整整半盏茶时间,面前却依旧没有什么动静。
在朱温汗流浃背,汗水都将叩首处打湿时,他这才听到了刘继隆的声音。
“汝身后倒是有个不错的谋主,想来将这些话背下,用了不短时间吧”
刘继隆这话令朱温如芒在背,连忙解释道:“臣粗鄙武人,自然需要有才之士为臣梳理词句,避免言辞犯上。”
见他如此着急解释,刘继隆缓缓起身走到他身前:“抬起头来吧。”
朱温闻言缓缓抬起头来,仰视着站在他身前的刘继隆,也第一次看清了刘继隆。
不得不提,刘继隆虽四十有一,可观其容貌依旧二十八九,依旧仪容风表,姿貌伟壮。
与刘继隆对视并看清其外貌后,平日常觉得自己有人杰之表的朱温,此刻也不可避免的自惭形秽。
只是这份自卑才上心头,他便迅速反应过来,在心中暗骂:
“直娘贼,这刘牧之倒是生的好皮囊!”
心中虽然谩骂,可朱温却还是不可避免的多看了几眼,而刘继隆则是嘴角带笑,戏谑看着他,将朱温都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既贪酒肉,吾便赐汝御酒二十斗,羊驴各十只,可曾满意”
“满意!满意!”
朱温听后连忙表示满意,刘继隆见状轻笑折返回到椅子前坐下,摆手道:“既是如此,便退下吧。”
“臣谢殿下恩赐,谨退……”
朱温缓缓的起身,目光若有若无的在刘继隆脖子以下的部位打量,紧接着才小心翼翼退出了书房。
在他走后不久,赵英便从书房屏风后走了出来,目光看向朱温离去的方向道:
“殿下,这朱全忠胁肩谄笑,不像是个甘愿伏低做小之人,为何不将其论罪,而是放回”
“呵呵……”听到赵英的说辞,刘继隆轻笑着靠在椅子上。
“天下安定,不论是强龙还是猛虎,都只能匍匐台阶之下,不必在意。”
他这话十分自信,但自信的来源主要还是他的年纪和身体状况。
如今他不过四十一,身体状况良好,自然没有必要对朱温这群人心生忌惮。
何况三司分权的制度下,官员压根没有机会在朝廷处于上升期起兵作乱。
如朱温这种善于审时度势的人,若知事不可为,自然不会强行为之。
当初朱温敢于叫板刘继隆,那是建立在河朔及河北诸镇都想对付刘继隆,且高骈还在南边声援的局面。
虽然刘继隆占据的地盘更大,可河北毕竟才是北方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更别提朱温还占据当时河南道人口最多的齐鲁之地了。
双方除了疆域有所差距外,其余纸面的人口、军队数量都差不多,这才是朱温敢于合纵连横来对付刘继隆的底气。
失去河朔三镇后,朱温自然知道刘继隆统一天下为大势所趋,所以才会连忙投降。
在刘继隆看来,只要国势平稳,朱温这种人反而是不太容易叛乱的人。
反倒是李克用、李思恭这种常常意气用事的人,很容易违反常理做出些不好的事情。
正如当下,明明天下都被自己统一,可李克用与李思恭却依旧在漠南结盟,试图对抗朝廷。
这种举动在刘继隆看来,着实有些愚蠢。
若非如今天下尚未安定,军民尽皆疲惫厌战,国库也实在算不上充盈,恐怕他早就对北用兵了。
想到此处,刘继隆又想起了朱温检举的那些事情,不由看向赵英:
“军中也该查一查了,看看到底是谁与这群人勾结,是为了钱帛还是为了什么”
“是!”
刘继隆并不奇怪军中有内贼,毕竟除了他起家的十万陇右将士外,其余不是在关西就是在关东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