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禪让而辞(5 / 7)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4629 字 17天前

走出。

见她如此,李淮深吸口气,壮著胆子询问道:“朕禪位过后,汉王將如何处置李氏远近六千余名宗室”

“这”李梅灵倒是没想到这里,因此在片刻的迟疑后,她便点头道:“某会回去询问汉王,令人將消息传来的。”

“好,如此便拜託阿姊了。”

李淮朝著里李梅灵躬身作揖,十分诚恳,令李梅灵连忙起身,侧身让过。

“既是如此,某先去询问殿下,若是天黑便不好询问了。”

“好。”

姐弟二人交谈结束,李梅灵便走出了贞观殿,同时在殿外见到了张瑛、杨公庆等人。

她一言不发的离开此地,两刻钟后则是有禁卫快步走上贞观殿,朝著张瑛作揖。

“將军,末將派人去汉王府问过了,此举確实是殿下准许的。”

“嗯。”张瑛得知李梅灵前来是刘继隆准许的结果后,便不再多说其他,只是与杨公庆和西门君遂吩咐道:

“如今虽然裁汰了北司,可宫中的事宜还需要仰仗二位,待日后宫中有新的差事,也会以二位为主。”

“不过在此之前,还请二人协助某劝说陛下,在中秋朝会时禪位於殿下。”

“这是自然。”二人不敢怠慢,连忙回应起张瑛。

张瑛见状满意頜首,目光轻蔑的扫过贞观殿。

在他与杨公庆和西门君遂商量的同时,李梅灵则是返回了汉王府,赶在刘继隆用晚膳前找到了他,將李价的態度和问题告诉了他。

刘继隆听后,倒是不意外李偷会这么坦然接受,只是意外李偷还有心思担心那李唐远近的六千多宗室。

面对李梅灵期待的眼神,刘继隆则是平静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这些宗室中与陛下偏离五服的,尽皆按照百姓安置地方,不会有格外的照顾。”

“与陛下就近五服者,皆授正七品宣德郎,先帝其余子嗣,授正六品朝议郎,以俸禄养之。”

刘继隆没有说世袭罔替,这就说明只能享受这一代人,这代人结束后便与朝廷没有关係了。

五服听著很多,但由於唐代许多亲王、都王都绝嗣,与李偷相关的五服宗室只有不到三百人罢了,其中大半都垂垂老矣。

这群人加在一起的俸禄也不过三万余石,朝廷稍微裁撤几个高官就能省下来。

至於裁撤哪些高官,那自然是豆卢琢与裴澈这群人了。

“可还有疑问”

刘继隆反问李梅灵,李梅灵愣了愣,没想到刘继隆会给予这群宗室如此待遇,下意识点头:“妾身没有问题了。”

“如此便退下吧,今夜吾会前往公主府留宿。”

刘继隆低头看著政务,头也不抬的说著,而李梅灵听后则是脸颊微红,轻声回应:“是—“

见刘继隆没有继续说什么,她便离开了中堂,而刘继隆也在当夜处理完政务后,如约前往了公主府。

接下来大半个月时间里,他基本上隔三差五就留宿公主府,根本不出王府和公主府。

他的谨慎让豆卢琢找不到机会,而时间也渐渐来到了中秋当日。

“鐺、鐺、鐺..“

隨著晨钟作响,紫薇城外数百名官员便通过宫门进入了宫城之中,其中也包括了许久不曾露面的刘继隆。

刘继隆身穿圆领絳纱袍,走在百官前方,左右则是张瑛、赵英等穿著常服的陇右官员。

这群人將他重重护卫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去打仗。

不过也正因为他们这番做法,使得豆卢琢等人无法靠近刘继隆左右。

待到群臣来到集仙殿,殿內已经摆好了无数桌椅,显然都是按照陇右的规矩所摆,不然应该只能有矮几和月牙凳才是。

虽说豆卢琢等人也暗中吐槽刘继隆视礼制若无物,但当他们真的坐在圈椅之上,面对面前长桌的珍时,他们还是由衷的感觉到了舒服。

中秋虽朝议,却以常宴为主,因此参加此次朝议的官员数量並不多,不过区区百余人。

“贺!”

“陛下上千万岁寿.”

鸿臚寺卿开始唱声,百官纷纷起身朝著金台作揖行礼,而李价也穿著皇帝明黄色的常服走上金台,坐在了椅子上。

“平身,诸位入座吧。”

李价示意群臣坐下,隨后点明今日朝议的主题:“今日是中秋,故此以宴议为主,无需如此拘束。”

“臣等遵諭”

群臣纷纷回应,紧接著便有官员开始对李价奏表匯报。

其中內容,无非就是哪里遭受天灾,哪里遭受人祸,哪里兴修了水利等政事。

李偷听得昏昏欲睡,最后还是李商隱主动起身,才让他精神了几分。

“陛下,臣奉敕建五军都督府,今暂设於旧十六卫衙署,尚需十月乃可治完备。”

“此外,臣自七月始汰兵,迄今已裁三万四千六百五十七员,悉依圣諭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