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饮马长江(万字大章)(2 / 7)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4720 字 25天前

“敕令各州县官员,莫要干涉象群。”

见曹茂如此,刘继隆想到了官员喜欢献宝和献物的习惯,於是对赵英吩咐起来。

若是他不吩附,这山南东道的各州县官员知道有象群北上后,肯定会派人去捕象献物。

此前几次象群北上,各州县便是如此操作的,但刘继隆却不喜欢这些。

后世动物园都去过的人,他对这些动物可没有什么好奇心理,若说抓两只熊猫给他倒是可以,反正洛阳也能生长竹子。

“好了,塘骑继续南下,今日在邓城休整,明日再渡水前往襄阳。”

结束插曲,刘继隆便觉得也没有那么热了,吩咐著塘骑继续探哨后,便带著两千军民的队伍继续向南前进。

见识了山南东道各州县相通官道的实际情况后,刘继隆对於日后向南开拓的心思也加重了起来。

山南东道尚且如此,更別提更南边的湖南、岭南和岭西等处了。

顶著闷热的天气,大军继续向南行军三十余里,直到黄昏时分才渐渐显露出几分凉爽,左右前后的植被也渐渐变得稀疏了起来。

当前方出现整片平地的时候,行军的將土及民夫们纷纷鬆了口气。

果不其然,当他们进入平地后,隨处可见的便是水田稻苗,远处数里之外则是一座规模不算大的城池。

由於曹茂提前吩咐过,因此城门並未如期关闭,而是等待著刘继隆所部到来。

城门口的县衙官员等得焦急,直到见到远处有兵马南下而来,这才连忙整理衣冠,在兵马即將抵达前躬身作揖。

“臣等,参见汉王殿下.—

整个邓城县衙十余名官员,五十余名吏员纷纷唱礼,声音足以让远处的刘继隆听见。

刘继隆策马上前,曹茂与赵英紧隨其后。

待来到眾官吏面前,他简单打过招呼,便让曹茂安排將士与民夫们进城入军营休息。

这些民夫只负责从南阳到邓城,如今已经抵达,便需要县衙调拨钱粮,结算工钱后,

重新招募民夫为刘继隆他们搬运物资,以便明日渡过汉水,南下襄阳。

由於已经入夜,根本看不出个什么民生,因此刘继隆並未游荡,而是早早休息。

翌日,当县衙为刘继隆他们招募了民夫,並准备了渡船后,刘继隆这才前往了渡口。

不得不说,虽然汉水以北的各州被黄巢、秦宗权等人祸害不浅,但当初的萧鄴在守城上还算不错。

邓城作为襄阳渡口,自然要比各州县繁荣不少。

如刘继隆当下所见,渡口上舟船数十上百,搬运货物的力夫更是足有数千人。

他们代表的可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身后的一家人。

“这邓城县不大,力夫倒是不少。”

刘继隆望著热闹的渡口,不免对身旁的曹茂、赵英说著。

邓城的县令见状,也旋即解释道:“当初北边战乱,许多百姓涌入襄州,如今这些百姓虽然已经安家,但夏收结束,秋收还有大半个月才到来,他们自然不可能在家休息。”

“大半个月时间开垦不了多少土地,倒是在渡口乾活,每日工价十钱,足够买几斤米回家解决解决温饱了。”

即便来到邓城,当地百姓的工价依旧在十钱左右。

“邓城及襄州的物价如何”

刘继隆询问著这几位关西籍贯的官员,隨后便见他们与自己解释了起来。

总的来说,襄州乃至整个江陵府的物价都比较低,毕竟江陵府这些年除了遭受过一场冻雨外,便几乎没有遭受过其他灾害。

若非如此,山南东道近半人口也不会聚集生活在此。

了解了物价后,刘继隆又想起了昨日遭遇的象群,不免问道:“长江如此广阔,吾昨日南下时却见有象群经过官道,这些象群如何渡过长江的”

“回殿下。”见刘继隆询问,县令主动解释道:

“昨日臣等得知此事也感觉到异,故此询问过衙门中的一些老吏。”

“据他们所说,象群会趁长江水浅时,利用长江中的沙州渡江,继而北上觅食。”

“待到南迁时,便会走沙州游过长江,南下黔中、湖南等处。”

刘继隆闻言然,他確实不知道大象还会游泳,並且还能游过长江,毕竟他可是见过长江是什么样子的。

相比较他,对长江不了解的曹茂则是以为长江旱季与黄河差不多,故此爽朗笑道:“那种巨物竟然能够游泳,果然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在他们討论著昨日所遭遇象群的同时,將土与马匹已经先后往返汉水数次,將一千精骑和两千余匹军马、乘马载过汉水。

邓城与襄州之间的汉水足足宽阔里许,虽说比不得长江黄河,却也是能排进中原前十的河流了。

眼见兵马已经过去,刘继隆便带著赵英、曹茂离开了渡口,登船向襄阳而去。

汉水渡口,主要以江汉、汉津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