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收復河淮(万字大章)(5 / 7)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5005 字 26天前

“更何况淮南遭受战火袭扰数年,如今又遭遇大旱而缺粮,百姓皆以野草树皮为食,他即便有心抵抗,却也没有实力阻挡。”

“故此,这封手书內容可信。”

王式既然开口,眾人便纷纷頜首附和起来,而王式也继续补充道:

“对於如何接受淮南投降,此事还是得仔细斟酌。”

“淮南几次输送粮草给朝廷,此外又没有任何叛乱之举,对其態度不能与其他藩镇同日而语。”

他这番话有一定道理,毕竟朝廷討平河北诸镇,乃至朱全忠及徐泗的时薄等人,都是依靠著他们不法在先,朝廷出兵在后。

康承训安分守己,不仅钱粮按时起运,也並未响应任何表文。

对於怎么招降他,用什么条件招降他,这件事显然不是王式及眾人可以做主的。

“听闻殿下已经南下至博州,若是派出快马传信,来回不过十日,想来康承训也能等待。”

李阳春主动开口,王式听后微微頜首:“老夫亦有此意,不知陈都督以为如何”

王式询问起陈靖崇,陈靖崇没有什么意见,点头道:“以王尚书为主。”

“既是如此,那老夫便派人询问殿下。”

没有任何犹豫,王式很快写好奏表,隨后夹带康承训的书信,派遣快马携带北上。

在快马昼夜疾驰,换马不换人的情况下,快马只费了四天时间,便將奏表送到了刘继隆面前。

不过此刻的刘继隆却正在博州聊城城外,指挥著河北数十方百姓在疯狂掘井。

这个时代的河北仍旧水源丰富,但再怎么丰富的水源,也架不住老天五个月滴雨不下。

距离秋收还有半个月,但许多粟穗却都出现了空粒的现象。

这不仅仅是土地肥力不足,还有就是缺水的缘故。

正因如此,刘继隆徵集全河北的水工,准备在河北地区大肆掘井。

反正百姓缺粮,而以工代賑来挖掘水井,不仅能惠利百姓,也能一劳永逸的解决百姓缺水的事情。

“出水了!出水了!”

“不要激动,继续向下挖,所有水井都得打到四丈深,动作要慢。”

水井旁,一名水工正在指挥著掘井的学徒和百姓继续向下掘井,哪怕他们脚底已经渐渐渗水,

但他依旧下令掘井。

在他的指点下,约莫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这水井总算打了四丈深。

“注意头顶,某现在就让人放石块与陶圈下去,你们层层垒起来就行了!”

“是!”

水工与井底的学徒交流片刻,隨后便示意左右的民夫开始用吊篮放下去陶圈与石头。

三尺宽的陶圈被慢慢放下去,隨后再將沙子、未炭与凿得平滑的石块依次放了进去。

层层垒砌起来。

再往后他们便將绳子套在身上,由上面的人一边放下陶圈,一边將他们吊起。

如此过了一个时辰,相当整齐且坚固的水井便形成了。

当学徒被吊出水井后,那水工便对左右民夫吩附道:“现在可以垒砌水井的石头了。”

民夫们见状连忙开始用三合土及青砖来垒砌井口,並將用於取水的辅固定起来。

当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这些水工及民夫纷纷不顾浑身酸痛,乐呵呵的咧嘴大笑起来。

远处的刘继隆见他们如此,嘴角也不免上扬,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只因在他眼前,类似这种修建水井的工地,整整还有一百多处,

这只是聊城两万多民夫一天的进度,每口水井对应二十亩地。

儘管对於大旱来说,这点水量杯水车薪,但有总比没有要好。

“殿下,王尚书的奏表。”

曹茂走到刘继隆身旁呈出奏表,刘继隆闻言收起笑容,侧身接过奏表翻看起来。

对於康承训会投降,刘继隆並未感觉到惊讶,毕竟康承训本来就不是什么野心家。

他所图的是富贵和权势,而权势自己是不能给他,但自己可以给他足够的富贵。

“敕令,以淮南节度使康承训回调东都,检校特进、尚书令兼太子太保、上柱国、寧国公,食邑三千户。”

“淮南诸將,守土有功,皆检校散阶、加授勋位,调往北都任职。”

对於没有作乱的人,刘继隆给出的待遇自然要好一点,哪怕康承训实力不算强,但一个国公还是应该给予的。

至於淮南诸將,调往北都这种威胁不到自己的地方,授予些许不涉及兵权的职官,也是可以的。

“臣领命!”曹茂恭敬作揖,而这时安破胡则是从远处策马而来,身后还跟著王建、张延暉二人。

三人翻身下马,朝著刘继隆快步走来后作揖:“殿下!”

“何事”刘继隆见他们表情如此,便猜到了有事情发生。

果然在他询问后,安破胡先开口道:“镇州、平州有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