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卢龙告危(万字大章)(3 / 7)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5044 字 26天前

口作揖:“殿下,悟真大德求见。”

“请!”听到悟真到来,刘继隆就知道悟真大概是想通了。

悟真在吐蕃治河西时就常常跟随洪辩僧人前往喇萨,而洪辩僧人则是被吐蕃赞普授予过紫袈裟的高位僧人。

如果能以悟真作为人选去吐蕃传教,那对刘继隆来说必然有利。

以宗教来同化吐蕃人,再在政治、经济上扶持没卢丹增,这便是刘继隆对付吐蕃的手段。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悟真也带着两名年纪与刘继隆相差不大的僧人走入了堂内,对其作揖。

“僧人悟真,携弟子参见殿下……”

“大德请起。”

刘继隆面带笑意抬手,随后在悟真及其弟子起身后说道:“大德考虑如何”

“大德只需要坐镇河州,以弟子前往吐蕃传播佛法即可。”

他倒是想让悟真去传播佛法,但架不住悟真年事已高,送他去吐蕃无疑是送死。

“此事贫僧细细斟酌,既然是对朝廷和佛法有益,那贫僧自然无法推脱。”

“只是如今天下在册僧人十五万六千余,在朝廷治下便有六万八千多名僧尼。”

“若是以殿下要求,恐怕这六万多僧尼只会十不存一。”

悟真惊诧于中原僧尼数量,同时也担心经过刘继隆颁布政令导致中原佛法受损,不免劝解。

刘继隆闻言却摇头道:“若是连祠部的科考都无法通过,这样的僧尼又如何称得上大德”

“此次科考便定在九月初十,由大德出具试卷,要求包含《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等十二种经典。”

“十二种经典囊括十二张试卷,科考持续六日,每日考两张试卷,每张试卷以百分为标准。”

“因今年开考,故此只需考八百分以上者,皆可得到度牒。”

“往后每年只选拔科考前一千二百人发放度牒,其余僧尼若是无法通过科考,可前往吐蕃传播佛法,从沙弥一步步做起。”

“此外,寺僧所辖只包含寺庙,寺庙之外的土地尽数收归地方衙门所有。”

“前往吐蕃传播佛法的僧人,除了可以接受信徒供奉外,另可派人前往就近衙门,凭度牒领取与佛秩相关的钱粮俸禄。”

“沙弥每年可领禄米十五石,此外还有盐油茶布等物资。”

“比丘年俸五十石,其余物资翻倍,并多出布的物资。”

“禅师年俸百石,除了盐油布茶外,还增有锦缎,蜂蜜和赤色袈裟。”

“法王年俸三百石,除禅师的待遇翻倍外,还有赐肉、金银法器和紫袈裟。”

刘继隆开口过后,悟真就知道朝廷治下的僧尼,恐怕只有半成能通过此次科考。

届时大量僧尼只能还俗,而少部分人利益熏心者,则是会前往吐蕃传播佛法。

尽管从沙弥晋升到法王需要二十年时间,但法王的俸禄也足够让他们眼热。

单论禄米而言,法王俸禄比得上正四品官员,禅师则是能比得上正六品官员。

这样丰厚的待遇,注定了会有不少人利益熏心之徒假借传法之名,前往吐蕃享受富贵。

悟真在心底叹了口气,随后对刘继隆作揖:“贫僧定会在三月内将试卷制出。”

“此事吾会派人协助的。”刘继隆颔首回应,接着便见悟真告辞离去。

待他走后,李商隐与高进达也皱眉看向了刘继隆,恭敬道:“殿下,吐蕃地区僧人待遇如此优厚,恐怕将会有不少利益熏心之徒前往吐蕃传法。”

“若是如此,那方才不错。”刘继隆嘴角轻佻,他可不认为中原百姓能忍受吐蕃地区的环境。

退一万步来说,哪怕真有百姓能够接受吐蕃的环境,在当地成就禅师、法王之位,那刘继隆不仅不难过,反而会高兴。

要真是有几万人涌入吐蕃传教,苯教和天竺传播来的诸多教派恐怕都要被赶到吐蕃山南地区去了。

只要没卢丹增不干涉,中原佛教肯定能在吐蕃弘扬,

若是没卢丹增想要反抗,刘继隆恐怕就要派张昶、郑处率军去找他谈谈了。

张昶、郑处的水平放在中原算不上什么,但对付对付没卢丹增却没什么问题。

以如今吐蕃的情况,哪怕联合没卢丹增都恐怕难以拉出五万甲兵。

更何况吐蕃的奴隶起义可还没有彻底镇压下去,刘继隆记得这场起义会让吐蕃内部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抬头的可能。

“殿下,僧人只需要传播佛法就行吗”

李商隐似乎想到了刘继隆往日的手段,不免询问起来。

刘继隆听后摇头,笑着说道:“自然不是。”

“所有的佛经,都是以官文书写,教导的僧人也是以官话教学。”

“此外还需要与没卢丹增商量清楚,奴隶亦可学习佛法,成为僧人,免除劳役。”

“吐蕃成就僧人者,每年可选三百人入长安、洛阳祠部学习,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