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魏博兵乱(万字大章)(3 / 7)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5809 字 26天前

吩咐过后,他看向别将赵铭:“郓城的兵马,为何还未抵达”

郓城距离寿张不过四十余里,以汉军的行军速度,眼下早就应该抵达了,但却迟迟不见身影。

赵铭刚准备开口,却听到帐外又有马蹄声传来。

身上沾满泥雪的快马进入帐内,大口喘气道:“郓城兵马北上,经大野泽时遭敌军数千人突袭,死伤不浅,别将李植率军南撤郓城。”

“猪犬的家伙!!”

张温闻言,哪怕他反应再慢也知道,自己被朱全忠给戏耍了。

赵铭见他如此生气,担心他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连忙道:

“眼下没有援军,且南边大野泽又有数千敌军,且阳谷县的敌军也在南下,我军眼下理应撤回须昌,以免须昌遇袭。”

经过赵铭安抚,张温也渐渐安静下来,只能下令后撤须昌。

他们后撤后,原本寿张城内士气高涨的汉军不免错愕。

凯旋而归的朱温则是率军北上,得知张温撤军后,立马撤回李唐宾所部兵马,准备继续以寿张这座城池,吸引汉军不断来援。

“胡闹!”

郓州求援的快马率先抵达距离最近的宋州,刚刚前往军仓返回的李阳春得知消息,眉头一拧,直接呵斥起来。

他接过军报,查看之后忍不住骂道:“敌军万人,理应求援固守,谁让他率军出城的”

李阳春尚不知道张温率军驰援寿张的结果,但他已经猜到了。

“都督,我军骁勇,张大郎又是老将,三千对敌万人,也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

李阳春身后的都尉忍不住开口,而李阳春却冷着脸看向他:

“我军骁勇也得看在谁的手中,这张温若是有如此能耐,为何参军十载才堪堪担任都尉”

“他若率军三千星夜驰骋,打朱全忠措手不及,某自然不会呵斥他。”

“然其集结兵马南下后,不趁三军士气高涨进攻,反而在济水扎营,是何道理”

“朱全忠虽年轻却多谋狡猾,从军打仗不比这张温少,他凭什么以为自己能取胜朱全忠”

李阳春的话,骂的眼前三名都尉纷纷低下头去,因为他们知道李阳春说的有理。

十年前汉军还偏居陇右,但从六年前与朝廷撕破脸开始算起,凡是有能力的将领都纷纷以军功冒头。

安破胡、张武、李阳春、马懿、高淮、高述等人便是趁势而起的。

张温资历比李阳春还要老,可李阳春现在已经是天平军节度使,而张温只是都尉。

见他们三人不再反驳,鲜少发脾气的李阳春深吸口气,他知道郓州重要性,于是连忙下令:

“传令,都督张靖率五千马步兵进攻兖州,某亲率余下兵马向郓州驰援而去。”

三名都尉闻言,连忙道:“殿下只让我军坚守天平、同时庇护宋州,并未让我军攻打兖州,这是否……”

李阳春出言将其打断:“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围魏救赵便是手段。”

“殿下若要惩治,某自行承担,无需汝等分担!”

李阳春都这样说了,三名都尉也就不好说什么,当即按照李阳春的军令开始拔营。

两个时辰后,宋城县外一万五千兵马,分兵朝郓州、兖州而去。

在李阳春开拔而去的同时,寿张城南十余里外的兖海军营盘内,朱温则是举着火把,将目光投向了面前的帐篷中。

但见帐内摆着三百多套汉军甲胄,许多甲胄扭曲变形,但依旧能看出甲胄十分精良。

“节帅,这甲胄比军中队长、列校穿的厚实,不若交给麾下弟兄”

李唐宾眼热建议,可朱温却摇头道:“不!”

“这些甲胄,某要送给魏博的韩君雄,还有成德的王景崇。”

“什么”李唐宾不解,这种精良的甲胄,以兖海镇内工匠的手艺,起码得锤炼两个月才能得到,现在竟然要用来送人。

“没错!”朱温不假思索回答,接着吩咐道:“让弟兄们准备车马,连夜送往黄河以北。”

“告诉韩君雄、王景崇,某若是消亡,他们也讨不得好!”

朱温从不认为仅凭自己这点微末实力就能赢得胜利,哪怕他在郓州取得胜利,但几百人的死伤,对于汉军来说连皮毛都算不上。

如果没有人帮他,等刘继隆、王式反应过来,必然集结上万兵马来攻。

汉军的实力,他已经大体看出来了。

今日他率军三千埋伏郓城一千汉军,明明汉军已经身陷重围,却依旧能杀出重围,向南突围而去。

他们虽斩杀三百四十余名汉军,死伤却比汉军还多,足有四百六十余人阵殁。

这般素质,北边的葛从周他们恐怕也难以坚守,说不定已经开始后撤。

如果再没有其他藩镇出手,自己定然难以为继。

“这是某的手书,汝将其抄写几份,分别发给魏博、成德镇内的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