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矛盾渐起(万字大章)(6 / 7)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4712 字 26天前

“某知道了。”斛斯光轻描淡写的将此事应下,陈靖崇见状只能看向马懿、高淮。

“汝二人为斛斯都督麾下。”

“是!”

二人不假思索应下,陈靖崇见状便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吩咐道:“收复二镇前,某不希望听到再有人发牢骚!”

“是……”

众将领低声应下,显然都不是很满意这种安排,但他们又不敢直接奏表刘继隆,所以只能做小子姿态。

陈靖崇见他们如此,只能在心底叹气,心道早知东进最难的不是打仗,他肯定不会跟随刘继隆东进。

此刻的他,倒是有些羡慕闲赋在家的马成了。

摆手遣散众人,陈靖崇便沉下心来,好好准备起了东进事宜。

与此同时,王式也将此间情况书写信上,派快马连夜送往洛阳。

不过四百里路程,在快马昼夜不停的疾驰下,王式的手书在翌日黄昏便送抵了刘继隆手上。

刘继隆坐在内宅院内的正堂,感受着火墙传来的热气,身上的寒意也被驱散了几分。

“他们还是识大体的,知道什么可以耽误,什么不能耽误。”

“陈郎君识大体又有何用,

刘继隆感叹着,但这时封徽却带着侍女走到他身旁,边说边为他泡茶,摆上糕点。

摆好糕点,封徽才落座刘继隆身旁,试探道:“今日仅废除一条政令,便引来如此震动,若是日后陇右官学待遇尽皆废除,他们又会闹出什么事情”

“这几日来寻妾身的夫人不再少数,她们都希望妾身能规劝您。”

刘继隆闻言,不免伸出手揉了揉眉头,询问道:“细君以为如何”

“郎君既然决定,那自然要做。”封徽不假思索的回答,选择站在他这边。

刘继隆感到欣慰,随即想到了尚公主的事情,不免道:“尚公主的事情,汝应该听说了吧”

“自然。”封徽起身走到刘继隆面前,为他揉捏头部的穴位,笑声轻盈道:

“尚公主便能获得旧臣支持,此为喜事,便是郎君尚公主为正妃,妾身亦是为郎君高兴的。”

“此外,殿下如今已是亲王,若是公主为侧妃,那便不再方便册封其它侧妃,但尚有四名媵可纳。”

“殿下若是准许,妾身可为殿下寻这四位媵……”

“不必了。”刘继隆听着封徽越来越离谱的话,不免道:“内宅不过八人,吾尚且忙碌不过来,更何况再添五人呢”

他虽这么说着,封徽却轻笑道:“郎君不必如此,内宅虽有八人,可除兰女子与王女子外,其余皆徐娘半老了。”

“郎君面对一群半老徐娘,又如何提得起兴趣呢”

封徽笑着打趣,可刘继隆却心里有些尴尬。

他毕竟是男人,虽说二十八九岁和三十七八岁的女子在他后世的眼光看来还是少妇,但他确实有些腻歪了。

只是考虑到自己若是纳妾太多,必然上行下效,故此他才隐忍着。

如今被封徽戳破,他不免有些尴尬,但一想到封徽平日里不会说这些话,他便忍不住道:“外兄来找过你了”

“嗯……”封徽也没打算隐瞒,直接便把她与封邦彦交谈的内容给说了出来。

七日前的冬至朝会结束后,封邦彦便在群臣尚公主的提议下,产生了不少危机感。

在刘继隆看来,三十多岁的美人纵使青春不再,却也有股少妇的味道。

但在在封邦彦等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女子最佳年龄就是十四五,许多世家子弟甚至买来十一二岁的婢女和侍妾,等到她们十五六岁后便卖给他人。

正因如此,在他看来封徽的年纪,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

他担心刘继隆尚公主后封徽会失宠,特意在刘继隆出城巡视时找上了封徽。

他所求就是让封徽牵线搭桥,从封氏族中选出几个女子嫁给刘继隆做媵,继续增加封氏影响力。

刘继隆听后,虽然微微皱眉,但也没说什么,毕竟封氏在自己困难时,确实出手帮过自己。

封氏想要的富贵,只要在规则之内,刘继隆也会给予他。

“选媵的事情,暂且放下,吾眼下尚无精力分心。”

“对了,虎头他们学业如何了”刘继隆想起了被自己放养在临州的好大儿们。

封徽闻言,不免露出几分埋怨:“妾身还以为郎君已经忘记自己的子嗣了。”

刘继隆有些尴尬:“政务繁忙,着实难以分心。”

“若无细君,内宅子女,恐都不认识吾了。”

他这话不假,如今他虽然不用亲自带兵打仗,可政务却越来越多了。

汉军治下八道事情繁杂,今日不是这里洪涝,便是那里遭到鞑靼入寇,亦或者土浑不服管教,还有南边大礼寻衅等等。

这些事情,三省六部虽然都会提出建议,却依旧需要刘继隆一本本奏表的翻看处理。

比如尚公主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