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争夺代北(4 / 6)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13365 字 26天前

李国昌父子能拉出那么多兵马,也主要依靠鞑靼和代北诸部。

现在代北诸部不支持他们,他们实力自然被削弱不少,这令安破胡喜出望外。

“他们的条件,某需要奏表殿下才能定夺,不过你可以转告他们,即便不成,也少不了他们的富贵。”

安破胡对朱玫交代着,随后又看向王重荣:“代州民夫充足,我军尚有三万精锐。”

“可派快马告知曹都督率军东进云州,九月初十,我军于云州汇合。”

“是!”王重荣颔首应下,随即安破胡便下达军令,而朱玫也派快马将大军明日接收朔州的消息送往了雁门关外的马邑。

赫连铎等人得知消息,倒是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而是本本分分的等到翌日汉军出关。

自雁门关到马邑,不过三十里地,对于汉军来说,一个上午便能走完。

安破胡留兵一万驻守雁门关、楼烦关和代州,自己亲率五千马步兵和一万五千步卒北上。

为了防止遭遇诈降,他没有调遣太多民夫,而是只征调五千民夫为兵卒驾车,驮运甲胄和一个月的粮草。

在接近马邑不足五里后,安破胡令三军着甲,渐渐靠近马邑。

“这就是汉军”

“尽数着甲,好大的气魄!”

“此兵马如此强盛,李国昌父子拿什么打赢”

“看来你我投降,果然是上策。”

马邑城外,赫连铎等人率领八千多胡兵列阵,但为了表示诚意,这些胡兵都没有着甲。

其中许多胡兵,因为常年接触的都是河东等处州兵,原本还有些跋扈。

不过当他们感受到汉军的实力后,立马便乖顺了下来。

在他们的注视下,两万汉军如长龙走来,在抵达马邑城外后开始结阵。

朱玫策马,在两军注视下来到赫连铎等人面前,于马背上作揖:“某家都督与使君便在阵中,请诸位前往。”

赫连铎、白义诚、米海万、李友金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赫连铎咬牙道:“好!”

他们四人没有带护卫,就这样跟随朱玫往汉军阵中走去。

毕竟以汉军展现的实力,哪怕他们这边都披上甲胄,恐怕也不是汉军对手。

五人不紧不慢的策马进入汉军阵中,但当他们近距离观察汉军兵卒后,赫连铎等人气势便不由得低了下来。

汉军的装备和精锐程度,远超他们想象,也难怪拥兵五万的崔铉会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败亡了。

“都督、使君!”

当朱玫驻马作揖,赫连铎等人才回过神来,连忙对安破胡、王重荣作揖行礼。

安破胡颔首,王重荣则是充当安破胡嘴替道:“汝等条件,某家都督已经看过,并奏表送往了朝廷。”

“驻牧之事倒是简单,不过接替大同防御使的事情恐怕并不容易。”

“如汝等所见,我军军力强盛,在河东尚有四万多兵马没有调遣北上。”

“此外,关内尚有三万兵马可调动,其中关内道的曹都督已经亲率上万兵马往胜州而来,不日便与我军汇合,攻打云蔚二州。”

“不过汝等放心,汉王殿下仁厚,即便无法接替大同防御使之职,殿下也会擢授汝及汝等官职的。”

赫连铎的心情,随着王重荣的话而起伏,但最终还是平稳落地了。

只要不是无用功,其它的安排他都能接受,尤其是看过汉军实力后,他更加肯定了这种想法。

“李国昌与李克用父子,眼下还有多少兵马”

王重荣询问四人,赫连铎见状连忙表现道:“骑兵最多不过七千,步卒顶多一万,披甲者最多不过一万五。”

赫连铎的话,让王重荣大概了解了李国昌父子的实力。

他将目光看向了安破胡,安破胡颔首道:“诸位有功,今日某设宴宴请诸位,诸位的富贵,某也会想办法落实,不必担忧。”

“大军进城!”朱玫见状连忙吩咐三军,而汉军也在哨声和令旗的指挥下,沉着有序的进入了马邑城。

他们入城后,没有骚扰百姓,而是接管了城防,随后安静驻守城楼、箭楼之中。

汉军的到来,让马邑城内的百姓直接感受到了军队与军队的不同。

在汉军的监督下,原本肆意妄为的诸胡兵马都老实本分了许多,马邑城内治安肉眼可见的变好。

正因如此,不少百姓甚至主动献出粮食给汉军。

面对他们的好意,汉军兵卒则是出钱将粮食买下。

赫连铎等人将这些情况看在眼里,心里安心的同时,又不免担心汉军军法太过严苛,于是连忙下令约束部下,避免撞在汉军刀口上。

是夜,安破胡在马邑县衙宴请赫连铎等人,而王重荣也派出了快马去通知曹茂东进。

在他们载歌载舞的同时,刚刚疾驰赶到云州云中县的李克用则是气势汹汹的冲入了衙门中。

“狗鼠